老子精辟短句(最精辟的佛语短句)

道德经佳句

1.【孔子、孟子、道德经中的名言警句50句】 1、道,可道,非常道.2、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4、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7、虚而不屈,动而愈出.8、多言数穷,不如守中.9、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10、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1、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12、上善若水.1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4、金玉满堂,莫之能守.15、功遂身退,天下之道.16、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为玄德.17、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8、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19、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20、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21、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22、致虚极,守静笃.23、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24、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25、道之为物,惟恍惟惚.26、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2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28、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2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3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1、重为轻根,静为躁君.32、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3、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神明.34、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35、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36、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3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38、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3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40、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4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4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43、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44、柔弱胜刚强.45、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46、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4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48、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49、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5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2.道德经的名言和注释10条就好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道德经》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道德经》第三章[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道德经》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一视同仁,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道德经》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译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道德经》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道德经》第九章 [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译文] 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道德经》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3.《道德经》经典的句子有哪些 《道德经》全文——数数看看,有多少耳熟的句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 ,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 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 4.《道德经》好词好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百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道德经经典句子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邻国相望,鸡犬度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吾所以有大患回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5、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答;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5.道德经中的名句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弗也。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6.道德经的名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道德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道德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道德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老子《道德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老子》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德经》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道德经》 7.道德经中比较经典的句子随便什么都可以,只的比较有 镜花水月7o圯 :你好。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二十五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第二章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第五十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第二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三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 第五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七十六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第七十七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第四十九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第四十九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一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四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第八十章。 8.求《庄子》或《道德经》的名句摘录及翻译,知道的请说,谢. 庄子名言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的意思及理解分析.人类生长在天地之间,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只是一眨眼间而已.白驹过隙 bái jū guò xì 〖解释〗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示例〗~,日月穿梭,才见梅开腊底,又早天气回阳.“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世人终生奔波于名利而不见有所作用,疲惫不堪而不知自己的归宿,太悲哀了)––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此即彼,彼即此,彼无是非的区别,此也无是非的区别)–––––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天地只有一种元素,万物纷纷也只是一类)–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对人间之外的事,圣人暂且悬置它而不探讨;对人间之内的事,圣人陈述它但不主观地评判)– “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过去,我庄周梦见了蝴蝶,栩栩然飞行的蝴蝶.……但醒来之后,我搞不清是我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我们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对付无限,必然陷入困境)–––。
道德经佳句

老子名言关于学习的

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春秋 老子 《道德经》 白话译文: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春秋 老子 《道德经》 白话译文: 按道行事的人,他们每天都在认识自身那些潜意识中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减损并改正那些的错误言行,剔除自身的错误意识等等。 就这样减损再减损,以至于自己无意去做作的按道行事。那么他们就已经把道融入到他们的思维以及行为模式中去了,所以他们的内心与举止协调统一,非常自然。他们虽然无意按道的言行举止标准去行事,可是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却没有不按道行事的。 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春秋 老子 《道德经》 白话译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 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春秋 老子 《道德经》 白话译文:不学习就难以增长才干,不立志就难以学有所成。 5、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春秋 老子 《道德经》 白话译文:我的话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没有谁能理解,没有谁能实行。言论有主旨,行事有根据。
1.“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27章),为道要重视学习他人的经验教训,否则就失去源头活水,脱离实际,自迷自误。 2.“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章),正确处理古今关系,继往以开来,承前以启后,历史地看待现实问题。现实问题的出现都会有其历史根源,老子称赞那种把握历史,以启迪现实的努力,认为这样就抓住了道的根本,有了正确的开始,就能走上正道。3.“言有宗,事有君”(70章),老子在此说明他的言论是来源于千百万年人类实践经验,是立足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是有根有据的,不是自己的天才想象,或纯粹思辨的产物。恰恰是以身证道的自然结果。 4.“吾言甚易知,甚易行”(70章),因为“我”的道是实践的道,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且老子于《道德经》五千言中深入浅出,以明白晓畅的语言,阐发大道,启发世人,把握“道法自然”玄旨,遵循“清静无为”圭臬,无私成其私,终成大业而不居。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幺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 梭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住要善于择地,心灵要深沉如渊,交友要表现出仁善,语言要令人信服,施政要无为而治,办事要沿用窍门,行为要待机而动)–––––––中国的学问皆是谋略学。 “绝学无忧”(不读书,则没有忧愁)–––––––老子主张“不学”,“不智”,以便忘却忧愁,顺从世道。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出门户,能知天下大事;不窥视窗外,能知天理人心)“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所以,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知道事情的始终,不必亲眼去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不必亲自去做就能让事情成功)–––––––文人总爱故弄玄虚,神秘其事。其实,老子是通过广征博览、接收分析大量的信息而知天下、见天道的。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西方人是为学,探讨大自然,所以知识天天增加;中国人是为道,提高“境界”、“修养”,所以知识天天减少。少之又少(损之又损),所以落后。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 病,是以不病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出门户,能知天下大事;不窥视窗外,能知天理人心)“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所以,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知道事情的始终,不必亲眼去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不必亲自去做就能让事情成功)–––––––文人总爱故弄玄虚,神秘其事。其实,老子是通过广征博览、接收分析大量的信息而知天下、见天道的。
老子名言关于学习的

老子哲理短句

1、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2、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3、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4、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1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11、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5、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1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1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9、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2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2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2、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3、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 2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5、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26、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7、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fáng)。 28、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29、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3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名言10句 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6、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0、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
老子的哲理短句最有名的当属“上善若水”、“道法自然”。以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哲理短句

道家很玄很霸气的句子

【诗句类】 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 2、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道德经》 3、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老子《道德经》 4、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老子《道德经》 5、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道德经》 6、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道德经》 7、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道德经》 8、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道德经》 9、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10、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道德经》 【通俗类】 1、前世,你为我入魔;今生,我为你成仙。 2、我欲度你成仙,却被你度成了人。 3、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彼岸花开七色天,花落成仙一千年。仙山之门藏因果,斩花之路莫问天。 7、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9、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名人名言】 1、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老子 2、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老子 3、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 4、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 5、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 6、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7、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 8、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9、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 10、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 【语录类】 1、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5、我若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 6、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7、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家很玄很霸气的句子

老子的经典语句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道可以说就是路,但不仅仅就是指路。路是道的名,但不仅仅就是路这一个名。我们没有给道取名的时候,道就已经创造了天地;我们现在给道取了名就叫道,万事万物是由于道的存在而产生。(天地是如何创造的,请看第二十五章)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当我们对该事物无利害关系时,能观察到事物变化的美妙之处;但当我们对该事物有利害关系时,就能观察到并指出事物变化的过错,这就是道。华北平原以盛产小麦著名。假设在小麦收割的时节,你和家人来到了华北平原,你可以看到金黄大地,麦浪滚滚,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农民兄弟们手握镰刀,挥汗如雨。你会感到大自然是多么美丽,大自然是多么和谐。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美妙。突然,你发现他们正在收割的小麦是你家的小麦,而且他们没有经过你的同意。这时你所看到的景象,就和你在前面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你会生气,你会发怒!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有欲和无欲的结果。无欲和有欲同出于道,但不同名,二者合起来观察就能看到道的深奥之处,道即深奥又神妙,道就是所有自然规律的发源地。总结:这就是道,需要我们知道,从不知道变为知道,从无知变为有知。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译文]人大约分为三等:一等人学得了道理,就会勤学苦练,在言行中按道理为人处世。二等人听说了道理,将信将疑,不知道该怎么办;三等人听说了道理,大笑,认为这个道理可笑荒谬。如果三等人听说道理后不笑,那就恰恰是违背道理了。古人有过这样的总结:光明的大道有时看不见的(这里暗示,道理不是人人都能明白的);前进的大道有时好似后退;平坦的道好有时有些崎岖;有德的人有时很谦虚;道德高尚的人有时认为自己的道德还不足;修炼道德的人有时要偷偷摸摸;诚实质朴的人有时好像变坏了。有道之人有时候被压制;有道之人有时被闲置;成大事的人,有时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磨炼; 讲道理不需要很大的声音,事实和道理胜于雄辩;道理是没有形状可以让我们直接观察到;道往往隐藏很深,我们都不知其名。只有遵循“道”,万物才能善始善终。
老子的经典语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老子精辟短句(最精辟的佛语短句)

诗句

母爱名言大全(关于母爱的名言)

阅读(685)

77、母爱是永恒的,不管风雨如何剥蚀,她总是完美无损、永不褪色;母爱是质朴的,她总是心清如水、原汁原味;母爱是执著的,不管命运如何苦涩,她总是掏心吐哺、从不打折。 78、在你无助无奈之时,母亲的微笑如佛光一样为你映出一片光明;...

诗句

新年祝福语2022最火(新年祝福语2022最火简短)

阅读(593)

2022新春佳节的祝福语1 1、昨天拜年早了点,明天拜年挤了点,后天拜年迟了点!除夕拜年是正点。拜年啦!祝恁阖家团圆、新春快乐、财源茂盛、万事如意、新年大吉! 2、岁月的流逝能使皮肤逐日布满道道皱纹,而我心目中的您,永远年轻。远方的..

诗句

珍惜时间的简短句(珍惜时间的简短句子)

阅读(918)

珍惜时间的简短句子1 珍惜时间句子 1、时间就是金钱,而且对用它来计算利益的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金额。 2、每个人都会老的,人生要好好把握,珍惜时间做想要做的事,人生有几个十年,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努力奋斗之余也要好好享受生活。

诗句

爱国诗大全100首(爱国诗大全100首五言六句)

阅读(861)

有关爱国的古诗 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示儿》宋·陆游 死去...

诗句

2022年吉利头像(2022年吉利头像风景)

阅读(836)

3、顺风顺水顺微信头像:属虎好运吉利微信头像。 属虎好运吉利微信头像,下面由我推荐大家几个头像:4、顺风顺水顺微信头像:怎样才能把微信头像位置从后边移到前边 微信的头像排列顺序是:1、特殊字 2、26个英文字母 3...

诗句

爱的名言警句有哪些(懒惰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阅读(909)

47、爱得愈深,苛求得愈切,所以爱人之间不可能没有意气的争执。——劳伦斯 4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49、爱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但它只能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加速器,而不是工作、学习的绊脚石。——张志新 50...

诗句

歌颂母亲的句子(歌颂母亲的歌)

阅读(983)

歌颂母爱的名人名言和赞美母亲的诗句: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4、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

诗句

关于机遇的名言(关于机遇的名言句子)

阅读(374)

把握机会的名言名句 1 一、人生成功的法门是当好机遇到临时,立即捉住它。 ——狄斯累利 二、天使来访我们,但我们在他们走后才知道。——佚名 三、当取不取,事后莫悔。 ——施耐庵 四、要留意任何可利的瞬间,机会到了,莫失之交臂...

诗句

柏拉图十句爱情名言(柏拉图十句爱情名言出自哪里)

阅读(627)

柏拉图十句爱情名言有:1、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2、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3、当爱情轻敲肩膀时,连平日对诗情画意都不屑一顾的男人,都会...

诗句

空间留言情侣暖心句子(空间留言最暖心的话情侣)

阅读(551)

1.情侣留言暖心句子都有什么 给男朋友留言的暖心话 1. 前进走不完距离,后退走不出回忆。 2. 我傻傻地活在我们的回忆中,不断回味那个有你和我的天空。3. 我站在东南西北不断旋转的风里,看着一件件事悄悄地从我身边溜过。 一...

诗句

孔子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孔子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英语)

阅读(316)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 孔子是我国古代出名的思想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很多名人也都是他的弟子,一起来看看他的名言吧。以下是由名言网为大家整理的孔子名言警句,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名言网。君子怀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