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屈原的人物形象的诗句

1.屈原的人物形象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而被流放。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其代表作《楚辞》,代表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

扩展资料

屈原的主要成就

政治理想

一、举贤授能的美政思想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

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

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二、造为宪令的改革精神

屈原主张改革,推行法制的立场更为自己的作品所证实。“明于治乱”的屈原深知要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必须像当时各国的改革者们那样,革新政治,推行法制。他在《离骚》中对当时楚国的君主怀王提出要求说:“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清人屈复说:诗中的“壮”指“美政”,“秽”指“秽政”,“度”,指旧的法度。马茂元亦说:“‘弃秽’,谓扬弃楚国腐化黑暗的政治法度,加以改革。‘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他要楚王实行美政,扬弃秽政,

改革现状,废除旧制,并坚定地表示自己要作这次改革的马前卒、开路人。屈原改革家的立场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表露,在另一首《惜往日》中屈原叙述了他实行改革的具体实践:“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国富强而立法兮,属贞臣而日侯。”他说,他的改革一是受楚怀王之命的;二是“奉先功”—继承前辈革新家的遗业的;三是以“明法之嫌疑”—建立新的法制为中心内容的;四是以国家富强为唯目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2.屈原的人物形象

可以给你些资料。其实是很好写的。

百度的百科中有好多,不过有点啰嗦。

?wtp=tt

你可以根据【简介】【生平】【时局】【流放】【评价】等一些。你可以参考下。

还有,如果你嫌麻烦的话。可以直接根据评价写。

======================================================================

另附简介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姓芈,氏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市秭归[1]县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自称颛顼的后裔.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思想家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逐出郢都,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注1:

最近对湖南汉寿县屈原学会提交的有关“屈原故乡汉寿说”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在仔细阅读所报材料和出土文物介绍后,又到汉寿县沧港古镇进行了实地考察,大量的屈原遗迹和出土文物以及与屈原作品相关描述的印证,使人不得不感到屈原故乡很有可能在汉寿,起码“屈原故乡在汉寿”可称为有根据的新的一说。

3.关于屈原的诗句

屈原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买骏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沧狼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4.关于屈原著名诗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说: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修远”并非一个词,不可一并而论。“修”及修为、学识的意思,体现了屈原一个至清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求索精神。而“远”即表示达到这种修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才有了下句“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我长叹一声不禁流下热泪啊,哀叹人民的生活是这样的多灾多难。”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今译】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我不能改变志向,去顺从世俗啊,当然难免愁苦终身不得志。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我要扼守正道毫不动摇,宁可终身处于黑暗之中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只要我的心正直啊,就是被放逐到偏僻遥远的地方,又有什么妨害?

参考资料:

5.屈原笔下深情的湘夫人的形象的诗句是什么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注释 (1)选自《楚辞章句》,为《九歌》中的一篇。

《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

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目南郢之邑,沅湘之同,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

此篇与《九歌》中另一篇《湘君》为姊妹篇。关于湘夫人和湘君为谁,多有争论。

二人为湘水之神,则无疑。此篇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

(2)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3)眇眇(miǎo):望而不见的徉子。愁予:使我忧愁。

(4)袅袅(niǎo):微风吹拂的样子 (5)波:生波。下:落。

(6)薠:水草名,生湖泽间。骋望:纵目而望。

(7)佳: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约。

张:陈设。 (8)萃:集。

鸟本当集在木上,反说在水草中。 (9)罾(zēng):鱼网。

罾原当在水中,反说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 (10)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

醴:同“澧”(lǐ),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茝:白芷,一种香草。

(11)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贵族称公族,贵族子女不分姓别,都可称“公子”。

(12)荒忽:不分明的样子。 (13)潺湲:水流的样子。

(14)麋:兽名,似鹿。 (15)水裔:水边。

此名意谓蛟本当在深渊而在水边。比喻所处失常。

(16)皋:水边高地。 (17)澨(shì):水边。

(18)腾驾:驾着马车奔腾飞驰。偕逝:同往。

(19)葺:编草盖房子。盖:指屋顶。

(20)荪壁:用荪草饰壁。荪(sūn):一种香草。

紫:紫贝。坛:中庭。

(21)椒:一种科香木。 (22)栋:屋栋,屋脊柱。

橑:屋椽。 (23)辛夷:木名,初春升花。

楣:门上横梁。药:白芷。

(24)罔:通“网”,作结解。薜荔;一种香草,缘木而生。

帷:帷帐。 (25)擗;析开。

蕙:一种香草。櫋(mián)櫋:作“幔”讲,帐顶。

(26)镇:镇压坐席之物。 (27)疏:分疏,分陈。

石兰:一种香草。 (28)缭:缠绕。

杜衡:一种香草。 (29)合:合聚。

百草:指众芳草。实:充实。

(30)馨:能够远闻的香。庑(wǔ):廊 (31)九嶷(yí):山名,传说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

这里指九嶷山神。缤:盛多的样子。

(32)灵:神。如云:形容众多。

(33)袂(mèi):衣袖。 (34)褋(dié):外衣。

(35)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杜若:一种香草。

(36)远者:指湘夫人。 (37)骤得:数得,屡得。

(38)逍遥:游玩。容与:悠闲的样子。

译文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 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 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 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 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 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 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 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 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 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 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 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 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 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 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 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 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 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 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赏析 《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

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

关于屈原的人物形象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屈原的人物形象的诗句

诗句

关于描写山的古诗句6

阅读(4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描写山的古诗句6,内容包括描写山的古诗(6首),求关于山或水的古诗,6句以上,求6句描写山水的诗句。关于山的古诗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

诗句

关于引路人的诗句6

阅读(4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引路人的诗句6,内容包括关于引路人的诗句,关于引路人的诗句,关于“引路人”的诗句。1. 风雨之中引路人,一指定天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

诗句

关于瑾的诗句6

阅读(43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瑾的诗句6,内容包括带有瑾字的诗句,带有“瑾”字的诗句,宋词里有没含“瑾”的句子。

诗句

关于纯洁的诗句6

阅读(4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纯洁的诗句6,内容包括关于描写春节的诗句,关于新春佳节的诗句,表达纯洁的诗句。《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

诗句

关于祖国栋梁的诗句祖国栋梁的诗句6

阅读(142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祖国栋梁的诗句祖国栋梁的诗句6,内容包括关于祖国栋梁的诗句祖国栋梁的诗句,关于祖国栋梁的诗句,关于祖国栋梁的诗句。《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

诗句

关于避暑的诗句6

阅读(122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避暑的诗句6,内容包括关于“避暑”的诗句,有关夏天的诗句大全,关于夏天的诗句古诗大全。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辛弃疾释义: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

诗句

关于表现诗人丰富想象的诗句6

阅读(5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表现诗人丰富想象的诗句6,内容包括体现诗人丰富想象的诗句,《望洞庭》诗句最能表现诗人丰富想象力的是,能体现李白想象丰富、感情奔放、激昂澎湃的诗句。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

诗句

关于权势福分的诗句

阅读(56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权势福分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权势的诗句,描写权利的诗句,有关权势的句子。如下,望采纳:《权势》宋·张耒权势世所重,桓温抄役孟嘉。桓公自人雄,为下未足嗟。颇怪蔡中郎,为董受疵瑕。因之以取死,曾不念汉家。士固感知

诗句

怎样写关于愁的诗句

阅读(41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样写关于愁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写“愁”的诗句,关于李白写愁的诗句,古诗中描写愁的诗句。“愁”的诗句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 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 关于愁情晏殊《浣

诗句

古代关于贪婪的诗句

阅读(163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代关于贪婪的诗句,内容包括贪心的诗句,有关贪欲的名言警句,最好是古代的诗句和文言文,写明出处,越多,古典文学里有关贪欲的诗词。1,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明,张居正《张大岳文集》2,宴安鸠毒,古人深戒;死于逸

诗句

关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诗句

阅读(43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诗句,内容包括写出表达朋友间依依惜别的诗句,写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表现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诗句。关于表达朋友间依依惜别的诗句包括:唐代王之涣《九日送别》原文: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

诗句

关于感恩母爱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39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感恩母爱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感恩母亲的古诗,感谢母亲的诗句,关于感恩父母的诗句。《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

诗句

等待的诗句关于爱情6

阅读(50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等待的诗句关于爱情6,内容包括等待爱情的诗句,求关于等待一段爱情的诗句,有关爱情,和等待的句子。我愿与君相知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

诗句

关于清洁工人的诗句6

阅读(50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清洁工人的诗句6,内容包括关于清洁的诗句,关于清洁工的名人名言,或赞美清洁工的诗句,描写清洁工人的打油诗。“是你们每天迎接第一缕晨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三伏酷暑还是数九严寒,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

诗句

关于描写山的古诗句6

阅读(4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描写山的古诗句6,内容包括描写山的古诗(6首),求关于山或水的古诗,6句以上,求6句描写山水的诗句。关于山的古诗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

诗句

关于引路人的诗句6

阅读(4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引路人的诗句6,内容包括关于引路人的诗句,关于引路人的诗句,关于“引路人”的诗句。1. 风雨之中引路人,一指定天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

诗句

关于瑾的诗句6

阅读(43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瑾的诗句6,内容包括带有瑾字的诗句,带有“瑾”字的诗句,宋词里有没含“瑾”的句子。

诗句

关于纯洁的诗句6

阅读(45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纯洁的诗句6,内容包括关于描写春节的诗句,关于新春佳节的诗句,表达纯洁的诗句。《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译文: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

诗句

关于祖国栋梁的诗句祖国栋梁的诗句6

阅读(142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祖国栋梁的诗句祖国栋梁的诗句6,内容包括关于祖国栋梁的诗句祖国栋梁的诗句,关于祖国栋梁的诗句,关于祖国栋梁的诗句。《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

诗句

关于避暑的诗句6

阅读(122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避暑的诗句6,内容包括关于“避暑”的诗句,有关夏天的诗句大全,关于夏天的诗句古诗大全。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辛弃疾释义: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

诗句

关于表现诗人丰富想象的诗句6

阅读(56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表现诗人丰富想象的诗句6,内容包括体现诗人丰富想象的诗句,《望洞庭》诗句最能表现诗人丰富想象力的是,能体现李白想象丰富、感情奔放、激昂澎湃的诗句。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

诗句

关于三年级下册美景的诗句

阅读(43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三年级下册美景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景色的诗句三年级下册语文,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描写景色的诗句,在小学三年级之下描写秋天景物的诗。咏柳贺知章《咏柳⑴ 》 唐·贺知章 碧玉⑵妆成⑶ 一树⑷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