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大沽炮台的作文500字
炮台山公园是开发区最早建成的公园,听妈妈说过,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到我们开发区来都要到炮台山上一览开发区全景。我也期待着到那里看看。
妈妈平时工作总是很忙,没时间陪我,今天妈妈总算是有时间了,爸爸和妈妈带我去我盼望已久的炮台山公园。作
我们一家三口带了些吃的和喝的出发了。从山下往上望去,碧绿的草地,茂盛的树林,还有盛开着的鲜花,真是太漂亮了。我们在一个阴凉树林下坐了下来,吃点东西,看看书,我还给爸爸妈妈出脑筋急转弯呢!
我们一家人尽情地说呀笑呀,天很快就要黑了,也到了我们回家的时候了,我们把周围的垃圾装到塑料袋里扔到垃圾箱里,爸爸说:“爱护我们的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2.关于大沽口炮台的导游词是什么
各位游客好! 我们将要参观的景点是闻名中外的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沽口炮台遗址始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在中国近代使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前哨阵地。大沽口炮台曾与文州虎门炮台遥相呼应,共同捍卫我们祖国的南北大门。
大沽口炮台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到此凭吊,激发心中的文爱国主义热情。
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解放前后曾两次亲临大沽口炮台,1919年3月,毛主席送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去上海。由北京出发,专程到天津下车到大沽口炮台参观凭吊,并和同志们畅谈祖国未来以及个人的远大理想。
1954年4月23日,毛主席视察天津新港碱石后再次来到大沽口炮台并留影纪念,体现了伟人对大沽口炮台的重视和关心。 游客们,我们现在参观的是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馆。
它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其中包括:文字、图表、历史照片、实物赞美财现了大沽口炮台的历史过程。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石牌坊上的“海门古塞”四个大字,它将把我们带到那 遥远的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们目睹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践踏分割祖国母亲的躯体,以及中华儿女是如何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用自己血肉之躯组成抗击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不倒长城。
为了纪念在四次大沽口保卫战中为国捐躯的先烈,市政府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建立了“大沽口炮台遗址纪念碑”,它镌刻着中国民不畏列强,抵御外侮的英勇史迹和光荣传统。 在四次大沽口保卫战中为国献身的英烈永垂不朽! 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发生在1858年1月英法联军占领广州,为迫使清政府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侵略者公然叫嚣“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取胜,即占领天津直接威胁北京”。
5月份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口炮台,将士奋起反抗,击沉敌舢舨4只毙敌近百名,法军炮艇“霰弹”号受重创,艇长被击毙。 正当守台将士与敌人艰苦鏖战之际,手握兵权的直隶总督谭廷襄,布政使钱昕和却临阵脱逃,致使守军士气大挫。
英法帝国主义乘机攻取大沽口炮台,第一次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北方大门,迫使清政府同沙俄、美国、法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 1859年6月,英、法、美三国公使借口到北京与清政府交换条约文本,率舰队到大沽口外,向清政府施加压力。
清政府当即照会侵略军,换约可带少数随员由北塘登陆进京。但英法侵略者恃强成性,执意从大沽口登陆,武装护送公使进京,并于6月25日下午炮轰大沽口炮台,挑起第二次大沽口海战。
中国军队被迫开炮自卫,新修建的大沽炮台发挥了强大的威力。结果进攻者完全失败。
远征队只得退却,并且在战斗中损失三艘英国战舰,英军死伤464人、英军官死5人、伤23人。海军司令贺布也受了伤,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也是当时英帝国主义在亚洲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
在这次战役中,清军将领直隶提督史荣椿,大沽协副将龙汝元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 当时史荣椿守南岸中炮台,龙汝元守北岸前炮台。
他们“奋勇先登,亲然巨炮,击中夷舰。”不幸的是二位爱国将领先后中炮,为国捎躯。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沽口炮台是同治、光绪时期修建的后经“庚子事变”遭到八国联军破坏而残存下来的遗址。 我们现在在登上的炮台是大沽口炮台“威、镇、海、门、高”五座炮台之中的“威”字炮台,也是当时惟一的一座圆形炮台。
始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第二年,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炮台高20余米,马道长57。5米,炮台顶面直径30余米。
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进行修复。这里陈列的铁炮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前膛炮,火药从炮口填入,然后入入球形炮弹,用火种点燃,引信炮弹即打出,炮弹是实心的,打到目标只能砸一个洞。
前面的四门铁炮是从炮台附近挖掘出来的,炮膛都已残缺,这是根据1901年《辛丑条约》第八款规定:“拆毁大沽口炮台”而人为破坏的,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证。中间的大铁炮是根据历史资料重新仿制的。
大家都知道,天津历来是是北京的门户,而大沽海口又是“津门之屏”,自明代初期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大沽海口的战略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世宗为防倭患,开始在大沽口“宿重兵”并设置“铜铁大炮”。
自此,大沽海口正式设防。当时置放大炮的炮位就是大沽口炮台的原始雏形。
至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两岸各建炮台1 座,南岸炮台位于东大沽以东,称南炮台。 北岸炮台位于于家堡以南,称北炮台。
两座炮台皆青砖砌就。炮台高5米,宽3米,进深2米。
这就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 纵观大沽口炮台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近百年,大沽口炮台饱经沧桑,几经兴废,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教育后人“勿忘国耻”,牢记“落后挨打,科技兴国”的信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
游客们,参观大沽品炮台遗址活动今天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但愿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沽口炮台遗址已列入塘沽区旅游规划项目之一,在不久的将来这里还要重修“双忠祠”、建海战纪念馆和演练场,逐步。
3.日记大沽炮台
大沽口炮台作为历史遗存,是天津来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后,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以“海门古塞”之誉评为“津门十景自”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沽口炮台饱经沧桑的经历,是帝国主义侵略2113中国的铁证,教育后人勿忘国耻,牢记5261落后挨打,努力科技兴国。
炮台濒海,站在炮台上远眺,可以看到毗邻大沽口的海门大桥,来时汽车从大桥上驶过,只缘身在此桥上。此4102时远观,这座全长2650米的独塔斜拉桥以它的雄伟壮观牢牢地吸引着人1653们的眼球,它挺拔的身姿无言地叙说着津门举世瞩目的变化也雪耻曾经的国难。
4.关于“天津”的诗句有哪些
1、《天津桥望春》
唐代: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译文:天津桥畔红霞、烟柳的浓艳春色来映衬上阳宫里的寂寞、冷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难以诉说的深沉感慨。诗的前两句紧扣诗题中的“望”字,写天津桥一带的美丽风光。后两句转写上阳宫前的寂寥景况,蕴涵着沉重的今昔之感。全诗语言自然,感情深沉含蓄,富有韵味。
2、《舟泊天津》
唐代:孔尚任
津门极望气蒙蒙,泛地浮天海势东。
翻译:津门极望气蒙蒙,泛地浮在天空海势东。
3、《天津陌》
唐代: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天津人。
译文:天津城东桃李花美,熙熙壤壤人来人往,观赏人数众多。虽然诗中没有具体的描绘“白玉郎”的美貌,而是写白玉郎在东陌看花时惊动了洛阳人,以此赞美天津的春景和游人的热闹景象令人流连忘返,。
4、《水龙吟》
唐代:刘克庄
天津桥上,月明横笛。
翻译:天津桥上,在明亮的月色下吹起了笛声。
5、《洛桥晚望》
唐代: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翻译: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
6、《首尾吟》
唐代: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天津秋尽时。
翻译:邵雍是爱吟诗,诗是天津秋季耗尽时。
5.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市东南60公里塘沽区海河于渤海的交汇处,是“外接深洋,内系海口”的“海门古塞”。大沽口是京津门户,海河要隘。炮台始建于明代后期,清代多次进行修正。中国军民册曾在这里多次浴血抗击外国侵略者,1840年至1900年整整60年间,大沽口炮台曾4次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1858年(咸丰八年)5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大沽口炮台失陷;1860年的侵华战争使天津沦为半封建、办殖民地,开辟为通商口岸。
6.天津大沽口古炮台简介 速度加内容少
大沽口炮台位于塘沽区、海河入海口,素有津门海防要隘之誉。
天津是北京的门户,清咸丰八年(1858年)为加强海防,确保京畿安全,在天津建炮台6座,分别以“威”、“震”、“海”、“门”、“高”5字为名号,另一座建在北岸石壁上。大沽炮台兴建于道光二十年,共有炮台四座,大炮三十尊,驻军八、九千人。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沽口与虎门同时成为我国南北两座重要的海防屏障,提督史荣椿率部坚守炮台,与英军激战,打沉了联军军舰四艘,史称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战后,清廷重新修建大沽口炮台,在海河口南岸东沽村修建炮台三座,在北岸宁河县于家堡设炮台两座,在后墙营门设小炮台二十五座,共拥有大炮六十四尊,防务比以前更为加固,但仍然不敌八国联军的军舰炮火,1900年再次被占领。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大沽口炮台被拆除,现仅存南岸“海”字炮台。
7.天津大沽炮台的历史背景资料
大沽口炮台遗址
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市东南60公里塘沽区海河于渤海的交汇处,是“外接深洋,内系海口”的“海门古塞”。大沽口是京津门户,海河要隘。炮台始建于明代后期,清代多次进行修正。中国军民册曾在这里多次浴血抗击外国侵略者,1840年至1900年整整60年间,大沽口炮台曾4次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1858年(咸丰八年)5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大沽口炮台失陷;1860年的侵华战争使天津沦为半封建、办殖民地,开辟为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