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苏小小”的诗词有哪些
1、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于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2、袁宏道《西陵桥》
西陵桥,水长生。松叶细如针,不肯结罗带。莺如衫,燕如钗,油壁车,斫为柴。 青骢马,自西来。昨日树头花,今朝陌上土。恨血与啼魂,一半逐风雨。
3、徐渭《苏小小墓》诗:
一抔苏小是耶非,绣口花腮烂舞衣。
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
薤边露眼啼痕浅,松下同心结带稀。
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曲恸兵闺。
4、朱彝尊《苏小小墓》
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 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
5、元遗山《题苏小像》
槐荫庭院宜清昼,帘卷香风透。美人图画阿谁留,都是宣和名笔内家收。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浅梨花瘦。只除苏小不风流,斜插一枝萱草凤钗头。
6、沈原理《苏小小歌》
歌声引回波,舞衣散秋影。梦断别青楼,千秋香骨冷。青铜镜里双飞鸾,饥乌吊月啼勾栏。风吹野火火不灭,山妖笑入狐狸穴。西陵墓下钱塘潮,潮来潮去夕复朝。墓前杨柳不堪折,春风自绾同心结。
苏小小(479年-约502年),南朝齐时期著名歌伎、钱塘第一名伎,常坐油壁车。历代文人多有传颂,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有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
苏小小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但不幸幼年时父母双亡,寄住在钱塘西泠桥畔的姨母家。她虽身为歌妓,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苏小小十分喜爱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辆油壁车,遍游湖畔山间。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阮郁,一见钟情,结成良缘。但不久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来催归。阮郁别后毫无音讯。苏小小情意难忘,时时思念。
苏小小同情书生鲍仁的贫困遭遇,慷慨解囊,资助他上京赴试。后苏小小受人陷害入狱,身染重病,临终前,姬向身边侍候的人嘱咐道:“我别无所求,只愿死后埋骨西泠。”应试登第的鲍仁后来遵照苏小小“埋骨西泠”的遗愿,就出资在西泠桥畔择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题“钱塘苏小小之墓”。
苏小小的故事,最早出现于《玉台新咏》,而《乐府广题》也有相关记载。相传其人为南齐名妓,貌美艳丽,且聪慧多才。历史上一些地方史志和传奇、戏曲将苏小小进一步演绎成个性丰满的形象。
2.说点关于苏小小的诗,不要那个《郎骑青
南齐时钱塘(今杭州)西泠桥畔有一户姓苏的人家生下一女,取名小小。
这女孩长得眉清目秀。聪慧过人。
父亲吟诗诵文,她一跟就会,亲戚朋友都夸她长大后必成才女。 小小六岁时,父亲便不幸病故。
为了生计,小小的母亲忍辱为妓,几年的精神折磨使她身心交瘁,小小十岁时,母亲竟一病不起,不久也死了。 几年过去了,小小已长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
小小从小喜爱读书,虽不曾从师受学,却知书答礼,尤精诗词,信口吐词,皆成佳句,小小还酷爱西湖山水,她将自己的住屋布置得幽雅别致,迎湖开一圆窗,题名“镜阁”,两旁对联写道:“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 每天,小小总在西泠桥畔散步,眺望涟涟,碧波点点水鸟,她会情不自禁地吟诗放歌,倾吐心中的情绪,那时的西湖,虽然秀美,但还未经人工开发,山路曲折迂回,游览辛劳,她便请人制作了一辆小巧灵便的香车。
坐着这车,可以去远处。 车子灵巧,人儿娇美,穿行于烟云之间,恍如神女下凡.沿路行人议论纷纷喷喷称奇,猜不出她是何等人物,苏小小旁若无人一路行一路朗声道: 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湖妾姓苏。 苏小小的名声传开了,豪华公子。
科甲乡绅慕名而来。僻静的西泠桥畔顿时热闹起来。
小小原以诗会友,交几个酷爱山水的知己,不想来访者多是些绣花枕头烂草包——衣冠楚楚的蠢才,十有八九被她奚落出门。 过了几年,小小母亲留给她的积蓄已用完。
小小二话不说操琴谋生,顿时成为钱塘有名的歌妓。冬去春来,莺飞草长。
一日,苏小小乘油壁车去游春,断桥弯角迎面遇着一个人骑马过来,那青骢马受惊颠下一位少年郎君。两人一见钟情,在西陵松柏下结为同心,小小不禁吟道: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后来两人因地位不同,受家庭阻挠而分手,苏小小含恨死去,死后葬在西陵,了解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后,再读此诗,人们不禁对这位香消玉殒的女孩产生深深的同情。
3.苏小小是什么人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1.
苏小小,生平无详考,相传是南齐时钱塘名妓,年十九咯血而死,终葬于西泠之坞。
传说苏小小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前有石碑,题曰:钱塘苏小小之墓。苏小小墓在杭州的知名度可谓家喻户晓,据传说苏小小死后,芳魂不散,常常出没于花丛林间.据史书记载,宋朝有个叫司马樨的书生,在洛下梦一美人搴帷而歌,问其名,曰:西陵苏小小也。问歌何曲?曰:《黄金缕》。后五年,才仲以东坡荐举,为秦少章幕下官,因道其事。 少章异之,曰:“苏小之墓,今在西泠,何不酹酒吊之。”才仲往寻其墓拜之。是 夜,梦与同寝,曰:妾愿酬矣。自是幽昏三载,才仲亦卒于杭,葬小小墓侧。
此传说虽然有些恐怖,但多少表达了人们对苏小小的怀恋与同情.
苏小小家先世曾为东晋官,从江南姑苏流落到钱塘后靠祖产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这么个女儿,十分宠爱,因她长的娇小,所以叫小小。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谢世,于是变卖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桥畔。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山水之间。因她玲珑秀美,气韵非常,在她的车后总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没有父母的管束,苏小小也乐得和文人雅士们来往,常在她的小楼里以诗会友,她的门前总是车来车往,苏小小成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妓。
有一天苏小小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阮郁到苏小小家拜访,受到美人的礼遇,晚上便同榻而眠。苏小小从此与阮郁形影不离,每日共同游山玩水。可是阮郁的父亲听说他在钱塘整日与妓混在一起,非常生气,把他逼回了(今南京)。苏小小整日企盼,却不见情人回来,终于病倒了。
幸好她还不是爱钻牛角尖的人,一些可心的文雅公子进屋来,陪苏小小聊天,她渐渐恢复了车马盈门的往日生活。
在一个晴朗的秋天,在湖滨她见到一位模样酷似阮郁的人,却衣着俭朴,神情沮丧,闻讯后才知此人叫鲍仁,因盘缠不够而无法赶考。她觉得此人气宇不凡,必能高中,于是主动提出为提供钱物上的帮助。鲍仁感激不尽,满怀抱负地奔赴考场。
当时的上江观察使孟浪因公事来到钱塘,身为官员不好登苏小小之门,于是派人请她来府中,没想到苏小小架子很大,催了几次方来,孟浪决定难为她一下,于是指着庭外一株梅花让她做诗,苏小小从容不迫地信口吟出: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孟浪赞佩不已。
佳人薄命,苏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这时鲍仁已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苏小小家,却赶上她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有诗云:“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墓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叫“慕才亭”,据说是苏小小资助过的书生鲍仁所建。
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4年,该墓被红卫兵毁坏。2004年市民热烈争论后,杭州市政府决定重修苏小小墓。园林专家孟兆桢根据老照片反复推敲后重建了该墓。重建后的苏小小墓用泰顺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撑,高3.15米,墓径2.6米,圈高0.9米。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家题写。这十二幅楹联分别是:
桃花流水窅然去 油壁香车不再逢。
金粉六朝香车何处 才华一代青冢犹存。
灯火疏帘尽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 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垄中。
千载芳名留古迹 六朝韵事着西泠。
湖山此地曾埋玉 风月其人可铸金
花须柳眼浑无赖 落絮游丝亦友情
亭前瞻柳色风情已矣 户上寄萍踪雪印依然
且看青冢留千古 漫道红颜本暂时
烟雨锁西泠剩孤冢残碑浙水呜咽千古憾 琴樽依白社看明湖翠屿樱花犹似六朝春
花光月影宜相照 玉骨冰肌未始寒
十载青衫频吊古 一抔黄土永埋香
“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是苏小小的遗愿,西泠桥畔的埋香之所,既了却了佳人遗愿,又为西湖山水增色。
2.
苏小小,宋朝人。
据郎仁宝《七修类稿》,苏小小,钱塘名妓。曾有诗:“君住襄阳妾住吴,无情人寄有情书。当年若也来相访,还有于潜绢事无?”后两句意思是说,你当年如果也(像你哥哥恋我姐姐那样)来相访,我哪会陷进于潜县的这场绢事官司。
据元代张光弼诗注,知宋苏小小死后葬于嘉兴县治前。
4.关于苏小小
佛祖释迦牟尼曾说过,“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擦肩而过”。
回眸是缘,擦肩也是缘,牵手更是缘。其实,生命就是一种缘。
缘份之境界,可以分为相识、相知、相爱、相守四种。白居易和琵琶女的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第一种境界,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为第二种境界,苏小小和阮郁的永结同心有缘相爱系第三种境界,举案齐眉朝夕相伴属第四种境界。
世事无常,聚散因缘。缘是天意,份属人为。
缘在珍惜中,珍惜便是缘。珍惜之心一旦枯萎缘则必尽,珍惜之心永存缘则永恒。
窗外,茂密的树叶在微风中呢喃低语:我已在佛前苦苦求了五百年,今生,让我们结一世尘缘。苏小小,南齐时(公元479-502)人,钱塘名伎,能诗善画、才貌出众,身世和爱情故事凄婉动人,历代关于她的诗文、小说和戏曲甚多,传为湖山佳话。
斯人豪情如此。西泠桥畔,白沙堤上,苏小小乘兴于湖山之间,一路高吟:“燕引莺招柳夹道,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
性情洒脱不羁,见识不同流俗。斯人痴情如此。
苏小小结识了当朝国相公子阮郁,两人度过一段缠绵悱恻的日子。阮郁指着西湖的松柏盟誓:“青松作证,阮郁愿与小小同生死。”
苏小小吟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可是阮家不承认这个婚事,终逼阮郁毁约。自阮郁走后音信皆无,苏小小整日以泪洗面,吟诗解愁。
数年后,苏小小应邀和阮郁断桥相会,阮郁表示只愿纳之为妾。苏小小悲愤的说:“这里可没有青松为你作证。”
郎心负义,可苏小小对阮郁刻骨铭心的感情始终不渝。斯人傲情如此。
上江观察使孟浪久慕芳名,三次召见,苏小小不畏强权,蔑视豪门,借故不至,后被迫而往,面对孟浪的刁难,她不卑不亢,借庭院盛开的梅花吟道:“梅花虽傲骨,怎可敌春寒。若要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孤傲冷艳,震慑了孟浪。斯人侠情如此。
一日游到石屋山中,正是交秋天气,红叶满山,遇见苦读的书生鲍仁。苏小小慷慨赠银明,令鲍仁感叹:“千秋侠义,谁知反在闺帏。”
斯人才情如此。在年幼时就写出“水痕不动秋容净,花影斜垂春色拖”。
其窗侧楹联:“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是她自撰手书。
曾作词:“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足见惠质兰心。惜年代久远,其诗文大都散失,只留下了诗妓的美名。
苏小小因情伤心,中宵风寒,竟一病不起,咯血而逝,年十九。经苏小小资助过的书生鲍仁,科场高中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使,专程来报恩。
获悉小小死讯,抚棺痛哭,将其葬于西泠桥畔,墓前立碑,墓上造亭,以她的字“慕才”为名。鲍仁埋苏香丘,日夜对望;结庐西湖,终不复娶。
后世钦仰苏小小者甚众,名士骚客多作诗文纪念。唐人李贺悼苏小小的词曰: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苏小小,出生在美丽的钱塘(今杭州)西泠桥畔,也许是吸收了西湖山水的灵气,小小不但长得眉清目秀,而且聪慧过人,很小的时候,其父吟诗诵文,她一学就会,是天生的才女,如果出生到现在,恐怕许多名星超女很难与她貔美。 她是一位品貌出众而又多情多义的才女,唐代诗人稳庭筠、李贺、白居易等人都有过惺惺相惜的题咏,历朝不少文人墨客也投诗凭吊。
如白居易的“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李贺的一曲幽冷歌吟,就是对小小追求爱情幻灭时寂寞无助的处境的描述:“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相传苏小小的芳魂听了这首诗后就一直陪伴着李贺浪迹天涯。
由此可见,小小不仅是一个冰雪聪明、志趣高雅的妓女,更是一个超凡脱俗,至情至性的女子。 可惜小小生不逢时,或许真是红颜薄命,小小六岁时,父亲不幸病故,这根顶梁拄的轰然倒塌,彻底改变了小小的命运!为了生计,小小的母亲只能承受着屈辱与痛苦做了妓女,身为妓女,小小的母亲遭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在小小十岁时,母亲身心交瘁,一病不起,临终时,把小小托付给贾姨妈。
母亲去世后,小小与贾姨妈相依为命,借着母亲留下的财产,头几年,小小的生活倒也过的无忧无虑,由于酷爱西湖的山水,又喜爱读书作诗,小小将自己的住屋布置得幽雅别致,取名“镜阁”,圆窗两旁还挂了一幅对联:“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为了能够更好的欣赏西湖的山水,小小请人制作了一辆小巧灵便的油壁香车,她经常坐着油壁香车,穿行于烟云之间,游走于山色之中,一路行走一路朗声吟诗,悠哉似仙女下凡。
这样逍遥的日子过了没有多久,母亲留下的积蓄所剩无几,贾姨妈开始为生计着急起来,此时小小已经是西泠桥畔的名人,许多豪华公子、科甲乡绅都想以千金娶小小为妻或妾,愁肠的贾姨妈更是力劝小小找一户中意的人家嫁过去以安身立命,可是小。
5.关于苏小小的故事
南齐时钱塘名妓 苏小小1.子虚乌有相如篇,呕吐小小黄圆骨;青山无辜埋晦骨,白铁有心铸利剑!短刀长剑看秋瑾,呕吐小小黄圆骨!李贺清名粪土沾,鬼才鬼仙付东流。
[1] 生平无详考,相传是南齐时钱塘名妓,年十九咯血而死,终葬于西泠之坞。 但也有人认为苏小小根本就是后世文人雅客杜撰而出的人物,现实中并不存在。
在所有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苏小小其人。最初苏小小的出名是因为众多文人墨客的诗词歌咏,例如李贺的《苏小小》。
至于油壁车的故事,也只是后人的演绎罢了,只是为了让故事更加曲折动人。至于那一首所谓苏小小所作的词的最初来历是某位诗人夜宿西湖,梦见一位女子自称苏小小并吟了前半首词。
该诗人醒来有所感,将前半首录下来,并自己续上了后半首描写梦中的苏小小,题于西湖湖畔。该词的上下两段其实并不一致。
前半首是第一人称,后半首则明显是他人眼中的客观描写了: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于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这一点,她和貂蝉有共通性。即历史上并无其人,是通过文学作品流芳后世的。
传说苏小小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前有石碑,题曰:钱塘苏小小之墓。苏小小墓在杭州的知名度可谓家喻户晓,据传说苏小小死后,芳魂不散,常常出没于花丛林间.据史书记载,宋朝有个叫司马樨的书生,在洛下梦一美人搴帷而歌,问其名,曰:西陵苏小小也。
问歌何曲?曰:《黄金缕》。后五年,才仲以东坡荐举,为秦少章幕下官,因道其事。
少章异之,曰:“苏小之墓,今在西泠,何不酹酒吊之。”才仲往寻其墓拜之。
是 夜,梦与同寝,曰:妾愿酬矣。自是幽昏三载,才仲亦卒于杭,葬小小墓侧。
此传说虽然有些恐怖,但多少表达了人们对苏小小的怀恋与同情. 苏小小家先世曾为东晋官,从江南姑苏流落到钱塘后靠祖产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这么个女儿,十分宠爱,因她长的娇小,所以叫小小。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谢世,于是变卖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泠桥畔。
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山水之间。因她玲珑秀美,气韵非常,在她的车后总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
没有父母的管束,苏小小也乐得和文人雅士们来往,常在她的小楼里以诗会友,她的门前总是车来车往,苏小小成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妓。 有一天苏小小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郁。
两人一见倾心,阮郁到苏小小家拜访,受到美人的礼遇,晚上便同榻而眠。苏小小从此与阮郁形影不离,每日共同游山玩水。
可是阮郁的父亲听说他在钱塘整日与妓混在一起,非常生气,把他逼回了金陵(今南京)。苏小小整日企盼,却不见情人回来,终于病倒了。
幸好她还不是爱钻牛角尖的人,一些可心的文雅公子进屋来,陪苏小小聊天,她渐渐恢复了车马盈门的往日生活。 在一个晴朗的秋天,在湖滨她见到一位模样酷似阮郁的人,却衣着俭朴,神情沮丧,闻讯后才知此人叫鲍仁,因盘缠不够而无法赶考。
她觉得此人气宇不凡,必能高中,于是主动提出为提供钱物上的帮助。鲍仁感激不尽,满怀抱负地奔赴考场。
当时的上江观察使孟浪因公事来到钱塘,身为官员不好登苏小小之门,于是派人请她来府中,没想到苏小小架子很大,催了几次方来,孟浪决定难为她一下,于是指着庭外一株梅花让她做诗,苏小小从容不迫地信口吟出: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孟浪赞佩不已。 佳人薄命,苏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
这时鲍仁已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苏小小家,却赶上她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苏小小有诗云:“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
墓上覆六角攒尖顶亭,叫“慕才亭”,据说是苏小小资助过的书生鲍仁所建。 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4年,该墓被红卫兵毁坏。
2004年市民热烈争论后,杭州市政府决定重修苏小小墓。园林专家孟兆桢根据老照片反复推敲后重建了该墓。
重建后的苏小小墓用泰顺青石雕琢而成,由六根方柱支撑,高3.15米,墓径2.6米,圈高0.9米。重建后的慕才亭内有十二幅楹联,邀请了沈鹏、马世晓、黄文中等12位书法家题写。
这十二幅楹联分别是: 桃花流水窅然去 油壁香车不再逢。 金粉六朝香车何处 才华一代青冢犹存。
灯火疏帘尽有佳人居北里 笙歌画舫独教芳冢占西泠。 几辈英雄拜倒石榴裙下 六朝金粉尚留抔土垄中。
千载芳名留古迹 六朝韵事着西泠。 湖山此地曾埋玉 风月其人可铸金 花须柳眼浑无赖 落絮游丝亦友情 亭前瞻柳色风情已矣 户上寄萍踪雪印依然 且看青冢留千古 漫道红颜本暂时 烟雨锁西泠剩孤冢残碑浙水呜咽千古憾 琴樽依白社看明湖翠屿樱花犹似六朝春 花光月影宜相照 玉骨冰肌未始寒 十载青衫频吊古 一抔黄土永埋香 “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不负一生爱好山水”是苏小小的遗愿,西泠桥畔的埋香之所,既了却了佳人遗愿,又为西湖山水增色。
宋代钱塘名妓 2.苏小小,宋朝人。 据郎仁宝《七修类稿》,苏小小,钱塘名妓。
曾有诗:“君。
6.苏小小、柳如是、董小宛、薛涛的诗词
苏小小
史书中没有记载的青楼才女。苏小小生于公元479年,乃是南齐时钱塘第一名妓。传说她爱过一个叫阮郁的豪门公子,爱也是爱得轰轰烈烈,可是在阮郁被父亲招回,不准再与苏小小来往后,苏小小也仅难过了一些时候,便放下了。杭州西湖有苏小小墓。
君住襄阳妾住吴,无情人寄有情书。当年若也来相访,还有于潜绢事无?
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 若要分红白,还须青眼看。
柳如是
秦淮八艳之一,号称“风骨嶒峻柳如是”。浙江嘉兴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其墓在江苏常熟虞山花园浜。
垂杨小宛绣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最是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素瑟清樽迥不愁,柂楼云雾似妆楼;夫君本志期安桨,贱妾宁辞学归舟。
烛下鸟笼看拂枕,凤前鹦鹅唤梳头;可怜明月三五夜,度曲吹萧向碧流。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著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金明池·咏寒柳》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麽。
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江城子·忆梦》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南乡子.落花》
董小宛
本名董白(1624-1651年),字小宛,一字青莲,秦淮八艳之一,号称“艳艳风尘董小宛”。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
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
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绿窗偶成》
独坐枫林下,云峰映落辉。松径丹霞染,幽壑白云归。
幽草凄凄绿上柔,桂花狼藉闭深楼。银光不足供吟赏,书破芭蕉几叶秋。
薛涛
唐代女诗人(约768~832年),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她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春望词》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牋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牡丹》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送友人》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池上双凫》
7.谁给我说说杭州名妓苏小小的简介啊,她老是在文人的诗词中出现
苏小小家先世曾为东晋官,流落到钱塘后靠祖产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这么个女儿,十分宠爱,因她长的娇小,所以叫小小。
苏小小十五岁时,父母谢世,于是变卖家产,带着乳母贾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桥畔。 她们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楼里,每日靠积蓄生活,尽情享受于山水之间。
因她玲珑秀美,气韵非常,在她的车后总有许多风流倜傥的少年。没有父母的管束,苏小小也乐得和文人雅士们来往,常在她的小楼里以诗会友,她的门前总是车来车往,苏小小成了钱塘一带有名的诗妓。
有一天苏小小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籍。两人一见倾心,阮籍到苏小小家拜访,受到美人的礼遇,晚上便同榻而眠。
苏小小从此与阮籍形影不离,每日共同游山玩水。可是阮籍的父亲听说他在钱塘整日与妓混在一起,非常生气,把他逼回了建业。
苏小小整日企盼,却不见情人回来,终于病倒了。 幸好她还不是太死心眼的人,一些可心的文雅公子进屋来,陪苏小小聊天,她渐渐恢复了车马盈门的往日生活。
在一个晴朗的秋天,在湖滨她见到一位模样酷似阮郁的人,却衣着俭朴,神情沮丧,闻讯后才知此人叫鲍仁,因盘缠不够而无法赶考。她觉得此人气宇不凡,必能高中,于是主动提出为提供钱物上的帮助。
鲍仁感激不尽,满怀抱负地奔赴考场。 当时的上江观察使孟浪因公事来到钱塘,身为官员不好登苏小小之门,于是派人请她来府中,没想到苏小小架子很大,催了几次方来,孟浪决定难为她一下,于是指着庭外一株梅花让她做诗,苏小小从容不迫地信口吟出: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孟浪赞佩不已。
佳人薄命,苏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这时鲍仁已金榜题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时顺道经过苏小小家,却赶上她的葬礼,鲍仁抚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西泠桥和断桥、长桥合称西湖三大情人桥。西泠桥是一座环洞石搭桥,白堤未建时,这个地方曾被作为一个渡口,即西村唤渡处。
西泠桥流传着苏小小的故事,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一位歌妓,但她极知自爱,因受官绅欺凌,忧郁而死。死后,曾受她银两资助利中功名的滑州(镇江)刺史鲍仁,将其葬于西泠桥畔,并建慕才亭一座,亭柱上楹联“湖山些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赞颂了苏小小的品行,现桥、亭尚在,墓已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