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一阁藏书的名言和诗句

1.描写藏书的诗句

送二季之江东》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初发强中作,题诗与惠连。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

西塞当中路,南风欲进船。云峰出远海,帆影挂清川。

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此行俱有适,迟尔早归旋。

《首春贻京邑文士》

年代: 唐 作者: 卢照邻

寂寂罢将迎,门无车马声。

横琴答山水。披卷阅公卿。

忽闻岁云晏,倚仗出檐橙。

寒辞杨柳陌,春满凤皇城。

梅花扶院吐,兰叶绕阶生。

览镜改容色。藏书留姓名。

时来不假问,生死任交情。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年代: 唐 作者: 李峤

南洛师臣契,东岩王佐居。幽情遗绂冕,宸眷属樵渔。

制下峒山跸,恩回灞水舆。松门驻旌盖,薜幄引簪裾。

石磴平黄陆,烟楼半紫虚。云霞仙路近,琴酒俗尘疏。

乔木千龄外,悬泉百丈馀。崖深经炼药,穴古旧藏书。

树宿抟风鸟,池潜纵壑鱼。宁知天子贵,尚忆武侯庐。

《哭蒋詹事俨》

年代: 唐 作者: 崔融

江上有长离,从容盛羽仪。一鸣百兽舞,一举群鸟随。

应我圣明代,巢君阿阁垂。钩陈侍帷扆,环卫奉旌麾。

雅量沧海纳,完才庙廊施。养亲光孝道,事主竭忠规。

贞节既已固,殊荣良不訾。朝游云汉省,夕宴芙蓉池。

汲黯言当直,陈平智本奇。功成喜身退,时往惜年驰。

镇国山基毁,中天柱石颓。将军空有颂,刺史独留碑。

芜漫藏书壁,荒凉悬剑枝。昔余参下位,数载忝牵羁。

置榻恩逾重,迎门礼自卑。竹林常接兴,黍谷每逢吹。

逸翰金相发,清谈玉柄挥。不轻文举少,深叹子云疲。

遗爱犹如在,残编尚可窥。即今流水曲,何处俗人知。

《无锡东郭送友人游越》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客路风霜晓,郊原春兴馀。平芜不可望,游子去何如。

烟水乘湖阔,云山适越初。旧都怀作赋,古穴觅藏书。

碑缺曹娥宅,林荒逸少居。江湖无限意,非独为樵渔。

《汉宫春·达则青云》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达则青云,便玉堂金马,穷则茅庐。逍遥小大自适,鹏鷃何殊。君如星斗,灿中天、密密疏疏。荒草外,自怜萤火,清光暂有还无。千古季鹰犹在,向松江道我,问讯何如。白头爱山下去,翁定嗔予。人生谩尔,岂食鱼、必鲙之鲈。还自笑,君诗顿觉,胸中万卷藏书。

《劝善吟》

年代: 唐 作者: 孟郊

瘦郭有志气,相哀老龙钟。劝我少吟诗,俗窄难尔容。

一口百味别,况在醉会中。四座正当喧,片言何由通。

顾余昧时调,居止多疏慵。见书眼始开,闻乐耳不聪。

视听互相隔,一身且莫同。天疾难自医,诗癖将何攻。

见君如见书,语善千万重。自悲咄咄感,变作烦恼翁。

烦恼不可欺,古剑涩亦雄。知君方少年,少年怀古风。

藏书拄屋脊,不惜与凡聋。我愿拜少年,师之学崇崇。

从他笑为矫,矫善亦可宗。

《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录呈广倅萧大夫》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邺侯藏书手不触,嗟我嗜书终日读。

短檠照字细如毛,怪底眼花悬两目。

扶衰赖有王母杖,名字于今挂仙录。

荒城古堑草露寒,碧叶丛低红菽粟。

春根夏苗秋著子,尽付天随耻充腹。

兰伤桂折缘有用,尔独何损丹其族。

赠君慎勿比薏苡,采之终日不盈掬。

外泽中干非尔俦,敛藏更借秋阳曝。

鸡壅桔梗一称帝,堇也虽尊等臣仆。

时复论功不汝遗,异时谨事东篱菊。

2.形容家中藏书极多的诗句

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柳宗元《陆文通墓表》

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黄庭坚《郭明甫作西斋于颖尾,请予赋诗》

万卷藏书多未见,老夫端拟乞荆州。——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可作灾。——黄庭坚《题胡逸老致虚庵》

手抄万卷未搁笔,心醉六经还荷锄。——黄庭坚

佳人鬓雕文字工,藏书万卷胸次同。——黄庭坚《谢王仲至惠兆州砺石黄玉印材》

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陆游《冬夜读书》

还自笑,君诗顿觉,胸中万卷藏书。——辛弃疾《汉宫春》

尽穴石藏书,锄云种玉,千古有灵气。——邵亨贞《邵氏诗词库》

积书充栋元无用,聊复吟哦答候虫。——陆游《陆游诗集》

3.关于藏书多的诗词有哪些

1 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2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3万卷藏书多未见,老夫端拟乞荆州。

4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可作灾。5手抄万卷未搁笔,心醉六经还荷锄。

6佳人鬓雕文字工,藏书万卷胸次同。7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

8还自笑,君诗顿觉,胸中万卷藏书。9尽穴石藏书,锄云种玉,千古有灵气。

10积书充栋元无用,聊复吟哦答候虫。1柳宗元《陆文通墓表》2黄庭坚《郭明甫作西斋于颖尾,请予赋诗》3黄庭坚4黄庭坚《题胡逸老致虚庵》5黄庭坚6黄庭坚《谢王仲至惠兆州砺石黄玉印材》7陆游《冬夜读书》8辛弃疾《汉宫春》9元末明初邵亨贞《邵氏诗词库》10宋代陆游《陆游诗集》。

4.关于宁波天一阁的历史与故事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5.有关天一阁的历史

天一阁于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公元1808年(嘉庆十三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范钦的私人藏书历经十三世,保存四百余年,虽然也有过几次大的失窃,但事后范氏族人又会想方法不惜重金赎回。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并不多见,而范氏藏书却保存至今,这与范钦对藏书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天一阁藏书制度规定:“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还制订了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各项措施。正因为如此,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到今日。“外姓人不得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才有幸成为外姓人登阁第一人。允许黄宗羲登阁的是范钦曾子孙(四世孙)范光燮。自此以后天一阁才进入相对开放的时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学者才会被允许登天一阁参观。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公元1665年(康熙四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清代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曾获准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将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将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秦氏支祠、白云庄相继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6.描写南浔藏书楼的诗句

南浔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就曾正式宣布南浔镇升级为市。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古镇上,有着号称“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类如《红楼梦》中宁国府、荣国府那样八家公爵似的,号称“八牯牛”的大富之户,以及拥有充满了民间嘲讽意味的,号称“七十二只金黄狗”的豪门、财主。

南得镇是江南水乡名镇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辑里湖丝”的故乡,文化悠久,人才辈出,风景优美。现总面积34.27平方公里,其中镇区为3.2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4万4千多。镇上名园古迹甚多,历史上最盛时期有大小园林20余座,现存有小莲庄、颖园和嘉业堂藏书楼等,明代百间楼风貌奇特,清代张石铭和张静江故居别有情致。

江南水乡的南浔不单外美,而且内秀,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旅游小憩之胜地。南浔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初见成效,基础设施、新区拓展、投资环境等硬、软件建设进展顺利。

已充分显示出经济建设、对外开放、小城镇建设方面的“龙头”作用和辐射功能,是湖州市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的重要“窗口”。线路: 1.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刘氏梯号(红房子)-镇史馆-求恕里-张石铭旧宅 2.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江南民俗风景区-刘氏梯号(红房子)-广惠宫-镇史馆-求恕里-张石铭旧宅-张静江故居-百间楼。

7.关于宁波天一阁的历史与故事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

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

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

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

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

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

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关于天一阁藏书的名言和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天一阁藏书的名言和诗句

诗句

有关于叶子夏季的诗句

阅读(33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叶子夏季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夏天叶子的古诗,描写夏天叶子的诗句,夏天叶子的诗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

诗句

关于汉服汉文化的诗句与文章

阅读(50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汉服汉文化的诗句与文章,内容包括有关描写汉服的诗句,求一篇关于汉服的文章,谢谢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汉服作文。【名称由来】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

诗句

关于秋天关于开学的诗句

阅读(3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天关于开学的诗句,内容包括用秋天的景色写一首关于开学的诗~~急啊~,描写秋天开学时的情景的句子,有关于开学的古诗。《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诗句

关于仪表之礼的诗句故事

阅读(8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仪表之礼的诗句故事,内容包括仪表之礼名人小故事,形容礼仪的成语、诗句和故事,有关仪容仪表的名言警句、故事、古诗文。五体投地、识礼知书、通书达礼、矩步方行、通文达礼等。五体投地【解释】: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

诗句

杜甫写的关于梅花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阅读(48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杜甫写的关于梅花的诗句是什么意思,内容包括杜甫的关于梅花的古诗是哪首,杜甫写过关于梅花的诗吗,诗人杜甫的笔下有描写梅花的句子吗。杜甫的关于梅花的古诗:《江梅》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

诗句

关于雨后夏天的诗句

阅读(3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雨后夏天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夏天雨后的诗句,形容夏日雨后的诗句,形容夏天雨后的诗句。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宋)李清照《如梦令》释义: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

诗句

关于春天的诗句要短的

阅读(54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诗句要短的,内容包括20句描写春天的诗句(短的),关于描写春天的诗要短些的快速,关于春天的好句,要短的。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诗句

关于中秋送礼的搞笑诗句

阅读(41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中秋送礼的搞笑诗句,内容包括中秋节搞笑诗句大全,关于中秋节的搞笑诗句,中秋节的幽默话语。李白:床前明月光,有饼没包装。举头望明月,低头闻饼香。2、杜甫:细草微风岸,今年送礼多。何物能摆阔?月饼最出色!3、孟浩然:秋眠不觉晓

诗句

关于选择陪伴的诗句

阅读(4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选择陪伴的诗句,内容包括与“陪伴”有关的句子,有关选择的诗句,有关选择的古诗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守护是最沉默的陪伴。2、你住的城市下雨了,很想问你有没有带伞。可是我忍住了,因为我怕你说没带,而我又无能为力,就

诗句

关于春天的古诗句子两句

阅读(4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古诗句子两句,内容包括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写出连续两句关于春天的诗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____杜甫《绝句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

诗句

关于春的谚语或诗句

阅读(42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的谚语或诗句,内容包括赞扬春天的谚语或诗句,有关春的古诗和谚语,描写春天的俗语或古诗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

诗句

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大全

阅读(1033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大全,内容包括泰山日出诗词,关于泰山日出的诗句和谚语,有关日出和泰山的诗句。采桑子 泰山观日出登临绝顶东方白,混沌初分,紫气氤氲,翘首凝神怨乱云。金丸腾跃云天赤,喷薄红盆,万象乾坤,一览群峰景慑魂。游泰

诗句

有关于商人的诗句

阅读(3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商人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商人的诗句,描写商人的诗句,形容商人的诗句。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唐代诗人吴融的《商人》。译文:百尺高的竿头随风摇摆不断努力,这一生在什么地方都能成为家。2、商人重利轻别

诗句

关于下雨和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

阅读(72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下雨和思念家乡亲人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雨天思念家人的诗句,下雨时思念家乡的亲人的诗词,关于下关于下雨思念亲人的诗句。《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诗句

有关于叶子夏季的诗句

阅读(33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于叶子夏季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夏天叶子的古诗,描写夏天叶子的诗句,夏天叶子的诗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

诗句

关于汉服汉文化的诗句与文章

阅读(50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汉服汉文化的诗句与文章,内容包括有关描写汉服的诗句,求一篇关于汉服的文章,谢谢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汉服作文。【名称由来】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

诗句

关于秋天关于开学的诗句

阅读(3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天关于开学的诗句,内容包括用秋天的景色写一首关于开学的诗~~急啊~,描写秋天开学时的情景的句子,有关于开学的古诗。《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诗句

关于仪表之礼的诗句故事

阅读(8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仪表之礼的诗句故事,内容包括仪表之礼名人小故事,形容礼仪的成语、诗句和故事,有关仪容仪表的名言警句、故事、古诗文。五体投地、识礼知书、通书达礼、矩步方行、通文达礼等。五体投地【解释】: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

诗句

杜甫写的关于梅花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阅读(48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杜甫写的关于梅花的诗句是什么意思,内容包括杜甫的关于梅花的古诗是哪首,杜甫写过关于梅花的诗吗,诗人杜甫的笔下有描写梅花的句子吗。杜甫的关于梅花的古诗:《江梅》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

诗句

关于雨后夏天的诗句

阅读(31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雨后夏天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夏天雨后的诗句,形容夏日雨后的诗句,形容夏天雨后的诗句。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宋)李清照《如梦令》释义: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

诗句

关于春天的诗句要短的

阅读(54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诗句要短的,内容包括20句描写春天的诗句(短的),关于描写春天的诗要短些的快速,关于春天的好句,要短的。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诗句

关于山的辩证诗句

阅读(42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山的辩证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山的诗句,关于山的诗句,关于山的诗句。1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 李白《劳劳亭》3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