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丝缕玉衣的诗句

1. 金缕玉衣出自哪个墓里

素纱禅衣,西汉,

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禅衣素纱”是一件知名度很高的文物。这件纱衣见于马大侯利苍夫人墓,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8克,薄如蝉翼,折叠后不盈一握。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为国内所仅有,它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

据了解,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就有40根至50根纱。密度较为稀疏,孔眼里充满织物的表面,所以纱的质地非常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一点儿都不夸张。这也就是为什么素纱禅衣如此之轻薄的原因。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写道:“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咏诵这诗句,以为诗中那飘渺如雾般轻盈,晶莹如水般剔透缭绫的描写不过是诗人的艺术夸张。直至闻名于世的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墓中大量丝织品,特别是两件素纱禅衣的出土,证实了诗人的描写并非凭想象夸张而作,而是据实形象化的描写。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素纱禅(单)衣,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两。如重48克的禅衣,长1.6米,两袖通长1.95米,腰宽0.48米,如果除去领口和袖口较厚重的缘边,重量仅半两多。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出于二千多年前的汉墓,不能不令人惊叹!

这件素纱禅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中,禅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禅衣。纱,是我国古代丝绸中出现得最早的一种,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为40根至50根纱。密度稀疏,孔眼充满织物的表面,因而质地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一点都不夸张。上乘的纱料,以蚕丝纤度匀细见长。素纱禅衣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并非因其织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纱料的旦数小,丝纤度细。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专用计量单位,叫旦(全称:旦尼儿),每九千米长的单丝重一克,就是一旦。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经测定,素纱禅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度发展。

素纱禅衣轻薄而透明,如何穿着呢?《诗经·郑风·丰》:“衣锦衣,裳锦裳。”在色彩艳丽的锦袍外面罩上一层轻薄透明的单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有着轻柔和飘逸质感的纱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飘然若飞,极现女性的柔美。

2. 那为什么古人将金缕玉衣作为检服呢

这种丧葬习俗主要盛行于何时?它真的能像埃及的木乃伊一样使尸体千年不腐吗?关于这些问题,从汉代以后,就已经不被普通人所知道,长期以来,成为了不解之谜。

我们将视野暂时转移到河北满城的陵山。据当地人传说,陵山上有先人的墓葬,而且,当地人的祖先就是当时被派来的守墓人。

可是长久以来人们只把它当作传说而已,直到文革时期的1968年,这个传说终于得到了印证。当时,一批解放军士兵正在当地施工,突然发现了一个古墓,并当即报告了当地的文管部门,在考古工作 者的努力下,一个大型的西汉古墓葬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原来,墓葬的主人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在其墓葬的旁边,还发 掘了刘胜的妻子的墓葬。 刘胜墓葬的发掘终于揭开了一个千古的谜团,并使人 们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历史典籍中一再提到的金缕玉衣的真面目。

此后,在全国各地又相继出土了中山怀王刘修、东昌侯刘祖等人的20多 套金缕玉衣。但在这些金缕玉衣中,中山靖王的金缕玉衣是最精美的一件,现 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它长172厘米,由2498片玉组成,所用金丝约1700克。 玉衣分头部、上衣、裤子、手套和足共五部分,每部分又由若干部件组成。

根 据制成的玉衣推测,玉衣的制作工艺是相当复杂的,首先要根据死者的长短大 小来切割玉料,然后,依据不同部分打磨成各种各样规格的薄片,并在每片玉 上加以编号,在四角钻孔。 最后,用金丝线缝缀成型。

有些钻孔仅一毫米,工 艺的繁杂和精密程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对于人们将制作如此精美的金缕玉衣作为殓葬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多年以来,人们多加揣测,莫衷一是。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一,它是两汉之前的史前玉器,由祭祀用品发展到殆葬用品的自然结果。 事实上,在史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将玉器作为殓葬品的风俗。

例如,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出土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如璧、琼、磺、璋等。在《周礼》中有“疏璧琼以殓尸”的记载。

郑玄解释:“疏璧踪者,通于天地。”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将玉器由祭祀用品发展到殓葬中,以表示对死者的尊敬。

到了西周,已经在检葬中出现了缀玉覆面,在陕西西周中期的墓葬中发现 了迄今最早的缀玉覆面的残件,计有眉、眼、耳、鼻、嘴五种,造型规整,表 面刻有文饰,其上都有用于穿线缝缀的小孔。在彼国墓地、晋侯墓地,发现了多套缀玉覆面。

到了西汉初年的墓葬中, 也曾经发现了玉衣,即只用玉片缝制的上衣。 其二,反映了当时独尊儒术的社会风气,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孔子将玉比作君子。《礼记•聘义》载:“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

温润 而泽,仁也;填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判,义也。”《诗经》日:“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上古的风俗只有君子才佩戴玉器。 后来人们就将 配玉象征地位、身份和品德。

金缕玉衣也主要是出土于西汉中期即汉武帝以后。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么?看来殓葬中的金缕玉衣,是显示死者地位尊贵且生 前的美德符合儒家君子的形象。

其三,玉器殓葬可使尸身长期不朽,起到防腐的独特效果。据史书记载,这种迷信的说法在西汉时是非常流行的。

如在《抱朴子》中 曰:“金玉在九窃,则死人为之不朽。”《后汉书》卷四十一说:“凡贼所发, 有玉匣殆者,率皆如生。”

《西京杂记》曰:“棺器天象形兆,尸身不坏,孔 窍中有金玉,其余器物皆朽烂不可别。”既然人们都认为玉器可使尸身长期不坏, 那么,王侯贵族们便要想尽办法用玉来保护自己的尸身也就不足为怪了。

到现在为止,人们不仅发现了金缕玉衣,而且还发现了银缕玉衣、铜缕玉 衣,以及丝缕玉衣。使用玉衣进行殆葬,一般是在汉代中期以后到东汉时期。

而且,从皇帝到皇亲国戚,各地诸侯王、列侯所使用的玉衣都有等级贵贱之分, 《后汉书•礼仪志》中说:“帝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使 用铜缕玉衣。 ”按金、银、铜、丝依次排列的墓主人的贵族等级也由高到低,绝不能逾制,否则会受到严惩。

既然帝后才能使用金缕玉衣,那为什么刘胜殓葬能用金缕玉衣呢?有人推 测可能是因为皇帝特赦。事实上,在西汉中期后,现发现有很多诸侯都没有按 规定使用。

看来,在西汉中期时,因为金缕玉衣刚开始在殓葬中使用,所以。 , 朝廷的殓服制度还不完善,王侯贵族们就借机越权使用。

皇亲国戚和豪强贵族 也使用金缕玉衣。更为有意思的是,传说汉武帝的检服也是金缕玉衣,但更为精致和豪华。

《西京杂记》中说:“武帝匣上皆镂为蚊龙、鸾凤、龟鳞之象,世谓蚊龙玉匣。” 但直到今天为止,位于西安附近的汉武帝茂陵还沉睡于地下。

如果真像史书上 记载,这些图案是在缀起来的片片玉块上独立雕刻,还是采用了其他的方式, 那只有等到开启茂陵之后,可能才会真相大白。

3. 广州南越王墓的主体陈列楼丝缕玉衣有何珍贵之处

下面我带大家去看我们的第二件镇馆之宝一一丝缕玉衣。

古人出于对玉无比崇拜的迷信,生前佩玉、死后葬玉的风气愈演 愈烈。战国流行的缀玉敛尸葬俗,到西汉时却演变出以玉衣为葬服,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尸体腐烂。

在西汉使用玉衣可能尚无严格 的规定,到东汉就发展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使用玉衣的等级制度。 规定身份不同,使用的线缕也有差别,皇帝、皇后可以使用金 线缝制的玉衣,也就是金缕玉衣;诸侯王、公主等使用银缕玉衣; 大贵人、长公主等使用铜缕玉衣。

而我们这件是丝缕玉衣,也就是出土时连接线已都不复存 在,考古学家花了两年多时间才将这2000多玉片,新拼复成 功。 它是经科学发掘、整理和修复起来的我国最早的一套完整的玉衣。

同时,它的对襟式,是目前国内已出土的十几套金缕、银 缕、铜缕玉衣中所独有的。同时大家可以从中看到墓主人的身高 还是相当高的,不似当年的南越人,因为赵佗是北方人,而且相传他身高体壮,所以他的儿孙的身高当然也受到他的遗传影 响。

4. 缕可以有什么词

千丝万缕、

密针细缕、

割包剪缕、

半丝半缕、

细针密缕、

衣衫蓝缕、

不绝如缕、

金缕玉衣、

依头缕当、

一缕不挂、

割包翦缕、

身无寸缕、

毛举缕析、

分丝析缕、

衣冠蓝缕、

条分缕析、

刃迎缕解、

罗缕纪存、

一丝半缕、

筚路蓝缕、

缕缕行行、

筚簬篮缕、

同心长命缕

关于丝缕玉衣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丝缕玉衣的诗句

诗句

关于风的诗句简单的

阅读(3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风的诗句简单的,内容包括关于风的诗句短一些,有关风雨简单的诗句,带有风的诗句,要简单一点的。(王维《山居秋螟》)3.好雨知时节。《敕勒歌》诗中雨1.夜来风雨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风劲角弓鸣,绿蓑

诗句

关于杏的诗句

阅读(4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杏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杏的诗句15首,关于杏子的诗句,关于杏子的诗句。《临安春雨初霁》宋 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

诗句

关于不忍摘花的诗句

阅读(49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不忍摘花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摘花的诗句,有关“摘花”的诗句,有关摘花的诗句。1. 唐·杜甫《家人》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2. 宋·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

诗句

关于宋江诗句

阅读(3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宋江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宋江的诗句,赞美宋江的句子,宋江相关诗句。(一)、宋江形象分析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

诗句

有意境的关于雪的诗句

阅读(3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意境的关于雪的诗句,内容包括有雪的意境的诗词并赏析其意境,描写雪的诗句哪句最有意境,大伙一起来评评,有意境描写雪的句子。编辑本段江雪 原文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

诗句

关于拟人的古诗句

阅读(50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拟人的古诗句,内容包括含有夸张、拟人、比喻的诗句,每类6句以上.,描写拟人的诗句,拟人的诗句10句。夸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

诗句

关于盲童的诗句

阅读(8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盲童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盲人的诗有什么,有关于写盲人帮助他人的诗句,小学生为盲童写的诗歌。目前网络上最流行的一首经典韵脚诗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感人至深:《爱的繁华》你说你是飘摇在世界的一朵花我疲惫的流

诗句

关于小酌独饮的古诗句

阅读(5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小酌独饮的古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小酌两杯的古诗句,关于“小酌怡情”的诗词,古时描述小酌的诗句。《问刘十九》唐代诗人白居易原文: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译文: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2、《浣溪

诗句

关于极品家丁的诗句

阅读(4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极品家丁的诗句,内容包括《极品家丁》中出现的所有诗词,求极品家丁中的全部诗词,极品家丁的诗句问题。上联为:长涨长涨长长涨;下联为:涨长涨长涨涨长。横解为:涨长长涨 上联是: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潮落。下联对:浮云涨,长长涨,

诗句

关于冬天的诗句小学的

阅读(4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冬天的诗句小学的,内容包括小学描写冬天的诗句,关于小学学过的描写冬天的诗句,小学生课文中描写冬天的古诗。<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

诗句

关于学生回家的诗句

阅读(3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学生回家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回家的诗句,关于“回家”的诗句,游学学子回家的诗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旅次朔方》唐代:刘皂译文:离开家乡后客宿在并州这个地方已经有十年,我回归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着故乡咸

诗句

关于梦想与努力的诗句

阅读(4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梦想与努力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梦想和努力的俗语或者诗句,关于梦想努力的名人名言,普希金关于梦想和努力的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劝学诗》古

诗句

关于入海口的诗句

阅读(3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入海口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海口的诗句,古人写长江入海口诗句,古人写长江入海口诗句。《陆山人画水》方干毫末用功成一水,水源山脉固难寻。逡巡便可见波浪,咫尺不能知浅深。但有片云生海口,终无明月在潭心。我来拟学磻溪叟

诗句

关于养鸟的诗句

阅读(119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养鸟的诗句,内容包括赞美养鸟的诗句,赞美养鸟的诗句,关于笼中鸟的诗句。《养鸟须知》常常看见你在鸟店徘徊流连我知道你很喜欢鸟我也喜欢不过,我把鸟养在天空里几千几万任凭它们自由的飞我请风儿陪它们玩儿我请夏天供给

诗句

关于风的诗句简单的

阅读(3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风的诗句简单的,内容包括关于风的诗句短一些,有关风雨简单的诗句,带有风的诗句,要简单一点的。(王维《山居秋螟》)3.好雨知时节。《敕勒歌》诗中雨1.夜来风雨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10.水光潋滟晴方好.风劲角弓鸣,绿蓑

诗句

关于杏的诗句

阅读(49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杏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杏的诗句15首,关于杏子的诗句,关于杏子的诗句。《临安春雨初霁》宋 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

诗句

关于不忍摘花的诗句

阅读(490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不忍摘花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摘花的诗句,有关“摘花”的诗句,有关摘花的诗句。1. 唐·杜甫《家人》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2. 宋·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

诗句

关于宋江诗句

阅读(3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宋江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宋江的诗句,赞美宋江的句子,宋江相关诗句。(一)、宋江形象分析自从《水浒传》问世以来,一直对宋江的评价褒贬不一。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最经得起琢磨的一个人物形象

诗句

有意境的关于雪的诗句

阅读(3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意境的关于雪的诗句,内容包括有雪的意境的诗词并赏析其意境,描写雪的诗句哪句最有意境,大伙一起来评评,有意境描写雪的句子。编辑本段江雪 原文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

诗句

关于拟人的古诗句

阅读(50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拟人的古诗句,内容包括含有夸张、拟人、比喻的诗句,每类6句以上.,描写拟人的诗句,拟人的诗句10句。夸张: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

诗句

关于盲童的诗句

阅读(863)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盲童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盲人的诗有什么,有关于写盲人帮助他人的诗句,小学生为盲童写的诗歌。目前网络上最流行的一首经典韵脚诗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感人至深:《爱的繁华》你说你是飘摇在世界的一朵花我疲惫的流

诗句

关于感恩大自然的诗句

阅读(37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感恩大自然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感恩大自然的古诗,关于“感恩大自然”的古诗,关于“感恩大自然”的古诗。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