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州历史文化的诗句

1. 赞美荆州的诗句

赞美荆州的诗句如下:

1、《送人还荆州》

皇甫曾 [唐]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2、《荆州泊》

李端 [唐]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

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

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

今夜一江人,唯应妾身觉。

3、《同贺八送兖公赴荆州》

张说 [唐]

畴昔同声友,骞飞出凤池。

风云一荡薄,日月屡参差。

此别黄叶下,前期安可知。

谁怜楚南树,不为岁寒移。

4、《在荆州重赴岭南》

宋之问 [唐]

梦泽三秋日,苍梧一片云。

还将鹓鹭羽,重入鹧鸪群。

5、《送苏郎中绾出佐荆州》

孙逖 [唐]

神仙久留滞,清切伫飞翻。

忽佐南方牧,何时西掖垣。

高车自兰省,便道出荆门。

不见河梁别,空销郢路魂。

有关于荆州的介绍:

1、荆州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九州之一,在荆山,衡山之间。

2、《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

3、荆山在今湖北南漳县。

4、荆州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由荆山一带直到衡山之南。

5、荆州“厥上惟涂泥,厥田为下中,厥赋为上下”。

6、这是指出荆州土壤大致类似扬州,惟土壤肥力为下中,比扬州高一级,为九州土壤肥力中的第八级,田赋属第三级、

2. 荆州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长达411年。

楚先民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荆州出土的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和整套石磬编钟,无不折射出楚文化的熠熠光辉。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鸣惊人”的政治家楚庄王、楚国名相孙叔敖、吴国名将伍子胥、楚国名士申包胥、元末起义首领陈友谅、唐代著名诗人岑参、著名文学家“三袁”等等,都是从荆州这块土地上走上历史舞台。

荆州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120回的《三国演义》,有72回写到荆州。

“市内三国胜景遍布,保存完好且长达10.5公里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 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1992年发掘的鸡公山文公遗址,经考古界鉴定为“中国第一,世界罕见”。

荆州还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3. 关于荆州城的历史文化景点的知识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为国家4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城。长江航线、宜黄高速、荆襄高速可达。距武汉市200公里、宜昌市90公里。旅游区主体为完整的古城墙。现存的城墙为清朝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依明代旧基重建,采用糯米石灰浆灌缝、砖城墙和土城墙互相依托而成。

荆州古城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周长11.28公里,城墙高8.83米,城垛4567个,炮台26座,藏兵洞4座,有城门和城楼6座。城池依地势而起伏,顺湖池而迂回,蜿蜒状若游龙,飞舞于湖光水色之上,绚丽壮观,现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热切向往,感受历史的旅游胜景。禹定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古城墙在时间上跨越数千年,其沧桑岁月背后隐显的文化、艺术、建筑、历史、军事、民风等内容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是历史的巨大遗赠。

古城保存完好,是我国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是我国南方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宏大的一座古代城垣。荆州古城墙现已成为外环跑马,内环通车,城墙上行人的环城风景区,是感受三国文化、楚文化不可替代的人文景观。游览项目有“荆州古城墙徒步健身环城游”、“荆州古城墙考古游”、“三国遗迹游”、“荆州古城墙民俗游”、“历史文化节庆游”等。主要景观有宾阳楼、藏兵洞、炮台、文字砖、朝宗楼、城墙博物馆、公安门(水门)、仲宣楼遗址、曲城、南纪门、远安门、安澜门等。

4. 湖北荆州的历史

荆州以三国时期的荆州城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直管县。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将京山县、钟祥县划出归荆门市管辖。

荆州市区荆州专区、荆州地区

1949年设荆州专区,专署驻江陵县(荆州)。京山、钟祥、公安、松滋、江陵等8县。 1951年原沔阳专区所属沔阳(驻仙桃镇)、监利、石首3县划入荆州专区。辖11县。 1952年由沔阳县析置洪湖县,驻洪湖。荆州专区辖12县。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县析置荆江县,驻斗湖堤。荆州专区辖13县。

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公安县迁驻原荆江县址陡湖堤,原公安县城关改名为南平镇。荆州专区辖12县。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领导,洪湖县迁驻新堤镇。

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辖2市、12县。

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荆州专区辖1市、12县。 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地区驻江陵县。辖沙市市及江陵、荆门、钟祥、京山、监利、石首(驻绣林镇)、天门、潜江、沔阳(驻仙桃镇)、洪湖(驻新堤镇)、公安(驻陡市镇,即原陡湖堤镇)、松滋(驻新江口镇)等12县。

1979年由荆门县的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荆门市,由荆州地区领导。荆州地区辖1市、12县。沙市市改由省直辖。

沙市区(原沙市市) 本江陵县沙市镇,1949年设沙市市,由省直辖。1958年沙市市交由荆州专署领导。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辖。合并后为荆州市沙市区

沔阳专区 1949年设沔阳专区,专署驻沔阳县。辖沔阳(驻仙桃镇)、汉川、汉阳(驻蔡甸镇)、嘉鱼、蒲圻、监利、石首等7县及新堤办事处。

1950年撤销新堤办事处,改设新堤镇,归沔阳县领导。

1951年沔阳专署驻沔阳县新堤镇。同年,撤销沔阳专区,将沔阳、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

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30号)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以原洪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湖市的行政区域。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由省直辖。钟祥市、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号)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99号)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

5. 描写中华历史文化悠久的诗句

1、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e68a84e8a2ad7a6431333431356631?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3、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译文

我来凭吊古人的陈迹,登上高楼,却落得愁闷无穷。当年虎踞龙蟠的帝王之都今在何处?满目所见只是千古兴亡的遗踪。夕阳斜照着迷茫的柳树,水边觅食的鸟儿急促地飞回窝中,风儿吹拂着高树,掠过荒凉的丘垄。一只孤独的船儿在秦淮河中匆匆西去,不知何人把激越的寒笛吹弄。

回想当年那功业显赫的谢安,晚年被迫在东山闲居,也被悲哀的筝声引起伤恸。建功扬名的希望都寄托在儿辈身上,漫长的白日只有消磨在棋局中。表明心迹的宝镜已难于寻觅,岁月又将无情地逝去,谁能安慰我的情怀共饮酒一盅?早晨以来江上便狂风怒号,高浪似要翻倒房屋,真令人忧悚。

4、西门

【作者】许浑 【朝代】唐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译文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5、与诸子登岘山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

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6. 荆州的历史

荆州 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东汉末年 荆州牧刘表提领30万荆州水师 声势浩大 不过刘表素来没有什么雄心壮志 所以一直没有什么战乱 后来 刘备去投奔刘表 刘备在新野落了户

不就刘表病逝 死前他将荆州给刘备 但刘备一直推托 死后 荆州就被蔡家掌握了 后曹操挥师南下 蔡瑁将荆州献上 30万水军也给了曹操 后赤壁一战 曹操败北 荆州连同荆襄九郡都被刘备占了 又过了几年 刘备入西川 荆州就由关羽把守 不过高傲关羽 一句虎女岂能嫁与犬子 害的跟孙权闹翻了 结果吕蒙和曹军一起打败了关羽 荆州就落入了孙家 最后

司马炎统一天下 荆州就是他的啦

关于荆州历史文化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荆州历史文化的诗句

诗句

关于冬天细雨的诗句

阅读(3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冬天细雨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冬天小雨的诗句,描写冬天小雨的诗句,关于冬天雨的诗句。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6.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7.《清明》作者:杜牧8.

诗句

关于只有一朵花开的诗句

阅读(11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只有一朵花开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只有一朵花的诗句,描写只有一朵花的诗句,描写山上孤零零一朵花的诗句。描写山上孤零零一朵花的诗句有 1.《待酒不至》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

诗句

关于不松懈继续锻炼的诗句

阅读(95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不松懈继续锻炼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学习不能松懈的诗句,关于磨炼的诗句,描写锻炼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译文: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想

诗句

关于竹林桃花的诗句

阅读(4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竹林桃花的诗句,内容包括求有关竹子和桃花的美文诗句注:唐伯虎的桃花诗句我有,形容竹林的诗句,描述竹林的诗句。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诗句

关于扬州下雪诗句

阅读(8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扬州下雪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扬州冬季美景的诗句,有关冬天下雪的诗句,形容冬天下雪古诗词。【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寄扬州韩绰判官 【内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诗句

关于园林的著名诗句

阅读(202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园林的著名诗句,内容包括赞美“园林”的诗句,赞美“园林”的诗句,关于园林的古诗。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释义:雨中的草的颜色绿的和染起来一样,水上的桃花红的像要燃烧起来一样。2、月落乌啼

诗句

关于云识别天气的诗句

阅读(4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云识别天气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于看云识天气的诗句,问一下有没有关于云识别天气的俗语或谚语,关于看云识天气的谚语。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十雾九晴。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鲤鱼

诗句

关于女子梳妆打扮的诗句

阅读(57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女子梳妆打扮的诗句,内容包括女孩子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的诗句,寻诗~形容女子梳妆打扮或赞美女子的诗词,找描写女人穿衣,梳妆打扮的诗词。两汉·李延年 《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

诗句

关于冬雪的诗句古诗及

阅读(4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冬雪的诗句古诗及,内容包括关于冬雪的古诗,有关雪的诗句古诗大全,关于冬天雪的诗句古诗大全。卜算子·咏梅【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

诗句

关于讽刺流言蜚语的诗句

阅读(113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讽刺流言蜚语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讽刺流言蜚语的诗,有没有讽刺流言蜚语之类的诗,有没有讽刺流言蜚语之类的诗。《桃花庵歌》明·唐伯虎世人笑我忒风颠,我咲世人看不穿。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2、《南陵别儿童

诗句

关于冬天风雨霜雪诗句

阅读(44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冬天风雨霜雪诗句,内容包括有关风雨霜雪的句子赏析,形容冬天风雨的诗句,描写冬天风雨的诗句。《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

诗句

关于石头在水中历练的诗句

阅读(44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石头在水中历练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石头的诗句,关于石头的诗句,关于石头的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 《石灰吟》意为: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诗句

有什么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

阅读(50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什么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关于“杨柳送别”的诗句。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释义:柳条已经全部折完,花也全部凋谢,行人啊!你究竟回来呢还是不

诗句

四首关于植物的诗句

阅读(37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四首关于植物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植物的诗句,描写植物的古诗(4句),一首关于植物的诗句。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句

关于冬天细雨的诗句

阅读(3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冬天细雨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冬天小雨的诗句,描写冬天小雨的诗句,关于冬天雨的诗句。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6.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7.《清明》作者:杜牧8.

诗句

关于只有一朵花开的诗句

阅读(11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只有一朵花开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只有一朵花的诗句,描写只有一朵花的诗句,描写山上孤零零一朵花的诗句。描写山上孤零零一朵花的诗句有 1.《待酒不至》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

诗句

关于不松懈继续锻炼的诗句

阅读(95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不松懈继续锻炼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学习不能松懈的诗句,关于磨炼的诗句,描写锻炼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出自: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译文: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想

诗句

关于竹林桃花的诗句

阅读(47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竹林桃花的诗句,内容包括求有关竹子和桃花的美文诗句注:唐伯虎的桃花诗句我有,形容竹林的诗句,描述竹林的诗句。竹诗词自序 周芳纯1991年元旦 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 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诗句

关于扬州下雪诗句

阅读(8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扬州下雪诗句,内容包括描写扬州冬季美景的诗句,有关冬天下雪的诗句,形容冬天下雪古诗词。【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寄扬州韩绰判官 【内容】: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诗句

关于园林的著名诗句

阅读(202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园林的著名诗句,内容包括赞美“园林”的诗句,赞美“园林”的诗句,关于园林的古诗。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王维《辋川别业》释义:雨中的草的颜色绿的和染起来一样,水上的桃花红的像要燃烧起来一样。2、月落乌啼

诗句

关于云识别天气的诗句

阅读(426)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云识别天气的诗句,内容包括有关于看云识天气的诗句,问一下有没有关于云识别天气的俗语或谚语,关于看云识天气的谚语。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十雾九晴。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鲤鱼

诗句

关于黄河的诗句有那些

阅读(41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黄河的诗句有那些,内容包括描写黄河的诗句,关于黄河的诗句,20首关于黄河的古诗。“河走温县城,仓头猛一穷”;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不到黄河心不死”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