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关于貂蝉的诗句

1. 有关貂蝉的诗句

龙女喜遇雨中情,花好月圆人寂静。

貂禅焚香拜月亭,啼笑姻缘连环计。

中秋赏月又品戏,余音绕梁曲韵新。

佳节观花复看景,歌声袅袅月辉清。

以下是三国演义里的诗句: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

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形容貂蝉之舞

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

丁香吞吐衡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貂蝉唱歌

2. 貂禅的故事及有关貂禅的诗句

1、貂蝉的典故 貂蝉(177-?)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闭月羞花”中的“闭月”就是形容她的。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末年,各地混战不止,董卓掌握了朝廷大权,他是个奸臣,很不得人心,大臣王允于是就想除掉他,王允想到了貂婵。 貂蝉在战乱中和父亲、哥哥离散,最后和母亲一起被董卓收留为妃(三国演义言貂蝉为王允义女,实为虚构)。

因为貂婵,吕布与董卓的矛盾激化,最后,吕布刺死了奸臣董卓。貂蝉与王允献策无关。

王允献策完全是因为得知了吕布与董卓的内部矛盾从,而说服吕布杀了董卓。 吕布杀了董卓,带着貂蝉,逃出了京城长安。

但吕布也没有大的成就,最后被曹操打败。有人劝说他突围,吕布却舍不得扔下貂蝉,最后被属下出卖给曹操,被曹操杀死.2、有关貂蝉的诗句 貂蝉 天香美誉数貂婵,闭月佳人貌若仙。

千古凤仪成绝剧,连环妙计巧周旋。 貂蝉 貂婵拜月闭冰盘,佳丽忧民叹国残。

王允巧施美女计,娇娃戏弄恋美男。 若无父子争风事,哪有群雄略土繁。

巧计虽施身已贱,良方过后国仍艰。 貂蝉诗 歌月徘徊孤楼前, 舞影零游群雄间。

如花朱颜非吾愿, 香消玉殒惹谁怜?。

3. 有关貂蝉的诗词

《咏貂蝉》 不负司徒托,锄奸救汉祚。

一出连环计,千秋美传说龙女喜遇雨中情,花好月圆人寂静。 貂禅焚香拜月亭,啼笑姻缘连环计。

中秋赏月又品戏,余音绕梁曲韵新。 佳节观花复看景,歌声袅袅月辉清。

以下是三国演义里的诗句: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 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形容貂蝉之舞 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 丁香吞吐衡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貂蝉唱歌。

4. 写貂蝉的诗词有哪些

郑问之《三国志》里的貂蝉:

休问琴弦世事非 唯知清月皎洁稀

此生已是浮萍命 他世偕求草色微

空有红妆期未约 觉无情意不逢归

绿腰岂愿随风舞 何奈心魂乱战飞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死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千古之谜。 一 貂蝉的生貂蝉生于何方?一说临洮,一说米脂,一说忻州。 临洮之说源于《三国志平话》,貂蝉向王允自我介绍:贱妾本姓任,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关相失……;米脂故里说则因陕北谚谣曰: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貂蝉是忻州木芝村人显然更有说服力,在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貂蝉对王允说“您孩儿又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刷选宫女,将您孩儿取入宫中,掌貂蝉冠来,因此唤做貂蝉。”忻州民间有云:忻州无好女,定襄无好男,意即自忻州出了貂蝉,定襄出了吕布后,当地风水都被占尽了。除了这些,至今木芝村的老者说,该村外曾立过“貂蝉故里”的石碑,村中还有墓与庙,还有一条以王允命名的街道等。以写了500余万言《中国历代演义》而著称于世的蔡东藩先生不仅肯定了貂蝉的存在,而且予以极高的评价:“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并说:“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 细揣摩又生一憾,貂蝉,元好问、公孙杵臼……忻州人文景观多矣,何以落得红墙圈寂寞,不见游人来的地步呢? 千百年倏忽,逝者如斯夫,一身娇艳的貂蝉留下了一生的谜团,写就了一段历史,也带给后世一个美好的形象,果遇有心人,关于貂蝉的种种遗憾终将不再有。 二 貂蝉的死貂蝉在《三国志》里是没有的,她出身于戏曲家言;自然她的命运也是。元杂剧《关大王月夜斩貂蝉》说,吕布败亡,张飞俘获貂蝉,将她送给关公。关公夜读《春秋》,看到书中都是妖女误国,于是便决意杀了貂蝉。 此或非凭空捏造。据《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称,关羽在同曹操一起攻打吕布时,战前就向曹操要求将吕布部将秦某老婆赐给他。城破,曹操见色生心,变卦自己留着享用了。此事在《魏氏春秋》里也有记载。民间艺人不用考证,相信秦妻就是貂蝉,因为关羽被人夺爱,火冒三丈,所以杂剧家据此作了《斩貂》的剧目,为关公出出气,聊表“我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得。 《关大王月夜斩貂蝉》一戏后来演变成:关羽敬重貂蝉,要释放她,不料倚墙的青龙偃月刀自己倒下来,将貂蝉误杀了;或者是关羽以刀斩貂蝉的影子以代身,不料却把人斩死…… 总之,貂蝉终归是被杀掉了。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姓任,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掌管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与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蝉,貂蝉毅然扑剑身亡。 我以前想貂蝉的结局时,设想了很多,都不尽如人意。现在一想,央视版《三国演义〉的貂蝉结局,倒是最好的: 紫陌红尘,西风古道,风尘恋恋,老马旧车。貂蝉身着红裳,最后凝望了一眼那曾经风虎云龙的长安城,然后黯然垂下车帘。这一刹那,千年的风尘被她锁在车外,天下已经与她无关。

有歌曰:说什么眉坞春深

全不晓天意人心

远离了富贵烦嚣地

告别了龙争虎斗门

辜负了锦绣年华

错过了豆蔻青春

为报答司徒大义深恩

拼舍这如花似玉身

从今后再不见尔的身影

也再不闻尔的声音

5. 貂禅的故事及有关貂禅的诗句

貂蝉(177-?)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闭月羞花”中的“闭月”就是形容她的。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末年,各地混战不止,董卓掌握了朝廷大权,他是个奸臣,很不得人心,大臣王允于是就想除掉他,王允想到了貂婵。

貂蝉在战乱中和父亲、哥哥离散,最后和母亲一起被董卓收留为妃(三国演义言貂蝉为王允义女,实为虚构)。因为貂婵,吕布与董卓的矛盾激化,最后,吕布刺死了奸臣董卓。貂蝉与王允献策无关。王允献策完全是因为得知了吕布与董卓的内部矛盾从,而说服吕布杀了董卓。

吕布杀了董卓,带着貂蝉,逃出了京城长安。但吕布也没有大的成就,最后被曹操打败。有人劝说他突围,吕布却舍不得扔下貂蝉,最后被属下出卖给曹操,被曹操杀死.

【故事简介】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后续】

吕布陨命后,貂蝉就不知所终,演义再无交代,到底貂蝉去了哪里,其结局如何,现列可能结局如下:

1.自杀殉情,随吕布而去.

2.被庞舒救了,并与其远走他方,改名易姓,结婚生子,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偶尔也会放下手中活,倚靠窗边,回忆和温侯在一起的那段梦一般的日子.

3.被关公杀了(民间流传关公月下斩貂蝉一说)

4.曹操将其和吕布其他妻妾一并收养府中,衣食无忧,.但行动受制,处处遭人白眼,郁郁而终.

5.为刘备所救并赐予关羽为妾,和关羽在荆州有一段幸福的时光,并产下一子取名关索,后关公遇害,迁入成都,再后随关索守云南,终老云南.

结局可以有许多,有兴趣者尽情发挥

史书上吕布确与董卓因为奴女关系不和,被王允无意得知,便离间吕布和董卓的关系,使吕布杀了董卓。

参考资料:

6. 求三国演义中貂蝉,大乔,小乔的外貌描写

貂蝉: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描写貂蝉的借用诗词:1.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2. 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

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她还有闭月之称。

三国演义中大乔小乔并未登场,因此并没有关于她们的诗词,只是介绍了她们的存在,这里有一首关于大小乔的诗词,不过不是三国中有的。菩萨蛮辛弃疾画楼影蘸清溪水。

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

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

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

春风大小乔。

7. 三国演义第八回好句

好句摘抄: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5、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0、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1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3、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14、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难忘的还是姜维的一句话:人生如白驹过隙!

16、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7、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23、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24、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25、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26、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27、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三国演义关于貂蝉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三国演义关于貂蝉的诗句

诗句

关于总结鲁迅先生的诗句

阅读(3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总结鲁迅先生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鲁迅先生的诗句,有关鲁迅先生的诗句,鲁迅先生的一生可用他所写的诗句“”来总结。原文:七绝二首·纪念鲁迅1八十寿辰》1961年9月其一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龙华喋血不眠夜2,犹

诗句

关于坚守和匠心的诗句

阅读(3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坚守和匠心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匠心的诗句,和匠心有关的诗句,描写匠心的诗句。1.《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唐代 张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日月中堂见,江湖满座看。 夜凝岚气湿,秋浸壁光寒。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

诗句

关于时间匆匆的名言或诗句

阅读(4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时间匆匆的名言或诗句,内容包括《匆匆》请写出两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诗句,关于时间匆匆的诗句或词语,关于时光匆匆的诗词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

诗句

关于秋天的诗句秋霜_秋叶

阅读(8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天的诗句秋霜_秋叶,内容包括关于秋风,秋月,秋叶,秋花,秋霜,秋露的诗句,关于秋风,秋月,秋叶,秋花,秋霜,秋露的诗句,描写秋霜,秋叶,秋月,秋露的古诗秋霜,秋叶,秋月,秋露各一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落霞与孤鹜齐

诗句

关于末字的诗句

阅读(3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末字的诗句,内容包括求第一个是末字的诗句,关于“末”字的诗句,末字是香的诗句。辛夷坞 王维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诗句

关于春天的语言格言诗句

阅读(3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语言格言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春天的诗句名言谚语,每个至少5条,春天的诗句,名言,短文,关于春天的诗句或名言有什么。关于春天的诗句如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2、刘方平《春怨》:寂寞

诗句

关于_描写"除夕"的诗句_古诗_诗词

阅读(4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_描写"除夕"的诗句_古诗_诗词,内容包括二十首关于除夕的古诗,关于除夕的古诗大全,关于除夕的诗句,关于除夕的诗句。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二首 唐

诗句

关于长城的俗语_诗句

阅读(35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长城的俗语_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长城得诗句.谚语.俗语,有关长城的诗句和谚语,关于长城的古诗,谚语,俗语。长城的谚语: 多深的根基,筑多高的墙 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万里长城最长,学汉语最难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万里长城永不倒

诗句

关于田雨诗句

阅读(42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田雨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田雨的古诗词,关于田雨的古诗词,含有田雨的诗词。《登越州城》年代: 唐 作者: 孙逖越嶂绕层城,登临万象清。封圻沧海合,廛市碧湖明。晓日渔歌满,芳春棹唱行。山风吹美箭,田雨润香粳。代阅

诗句

关于古代告别的诗句

阅读(3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古代告别的诗句,内容包括古代关于离别的诗句或诗词,古代写离别,送别的诗句,古人送别的诗句。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

诗句

关于古人弹琴的李白的诗句

阅读(42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古人弹琴的李白的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古代女子弹琴”的诗句,关于弹琴感受的七言诗句,古代弹琴伤感诗句。1. 李白《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

诗句

关于爱的诗句散文词语

阅读(36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爱的诗句散文词语,内容包括关于爱的成语,名言,诗歌,散文,歌词,电影,电视剧名,关于爱的诗句、文章或名言,关于爱的诗歌散文。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罗素 我们爱我们的

诗句

关于团扇小品的经典诗句

阅读(34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团扇小品的经典诗句,内容包括描写团扇的诗句,关于团扇著名的诗词作品,和团扇有关的诗句。《团扇歌》年代: 南北朝 作者: 沈约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动摇玉郎手。因风访方便。《团扇歌》年代: 南北朝 作者: 萧衍手中白团

诗句

关于夏天有什么诗句

阅读(4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夏天有什么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夏天的诗句,关于夏天诗句,有什么关于夏天的诗句。《夏夜叹》【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

诗句

关于总结鲁迅先生的诗句

阅读(3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总结鲁迅先生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鲁迅先生的诗句,有关鲁迅先生的诗句,鲁迅先生的一生可用他所写的诗句“”来总结。原文:七绝二首·纪念鲁迅1八十寿辰》1961年9月其一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龙华喋血不眠夜2,犹

诗句

关于坚守和匠心的诗句

阅读(3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坚守和匠心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匠心的诗句,和匠心有关的诗句,描写匠心的诗句。1.《题王右丞山水障二首》唐代 张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日月中堂见,江湖满座看。 夜凝岚气湿,秋浸壁光寒。料得昔人意,平生诗思残。

诗句

关于时间匆匆的名言或诗句

阅读(4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时间匆匆的名言或诗句,内容包括《匆匆》请写出两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诗句,关于时间匆匆的诗句或词语,关于时光匆匆的诗词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

诗句

关于秋天的诗句秋霜_秋叶

阅读(85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秋天的诗句秋霜_秋叶,内容包括关于秋风,秋月,秋叶,秋花,秋霜,秋露的诗句,关于秋风,秋月,秋叶,秋花,秋霜,秋露的诗句,描写秋霜,秋叶,秋月,秋露的古诗秋霜,秋叶,秋月,秋露各一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落霞与孤鹜齐

诗句

关于末字的诗句

阅读(34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末字的诗句,内容包括求第一个是末字的诗句,关于“末”字的诗句,末字是香的诗句。辛夷坞 王维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诗句

关于春天的语言格言诗句

阅读(3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春天的语言格言诗句,内容包括关于春天的诗句名言谚语,每个至少5条,春天的诗句,名言,短文,关于春天的诗句或名言有什么。关于春天的诗句如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2、刘方平《春怨》:寂寞

诗句

关于_描写"除夕"的诗句_古诗_诗词

阅读(46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_描写"除夕"的诗句_古诗_诗词,内容包括二十首关于除夕的古诗,关于除夕的古诗大全,关于除夕的诗句,关于除夕的诗句。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二首 唐

诗句

关于7月的天山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40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7月的天山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关于七月的天山的古诗,比喻“七月的天山”的句子,关于七月的天山的古诗。1. 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