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含有月亮意象的诗句和表达情感

关于月亮的意象诗句

1.关于有月亮意象的诗

以下都是有月亮意象的近体诗:

1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4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

《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7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8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9

《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0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13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4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

《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6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7

《南园十三首 其一》【唐】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2.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有哪些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在古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特别是诗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月的惊叹和对月的深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

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情思,勾起他们的遐想。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象主要有:离别与相思;故园与思乡 ;恒与惜时;美的象征 。可以说月亮已经溶入古老的中国文化之中,对月的偏爱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和中国人相提并论。

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共 1059篇,其中 314 篇提到月,占的比例相当大。月亮这一意象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别等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怀怀。中国的文学艺术特征正是以意象为基础的。

一个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世界。月正是具有这种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即以月光映衬人物美,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注意到了月之美 。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月意象,经汉代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形成了我们重要的月意象传统。

普天下只有一轮明月 ,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 ,人们都可以对着一轮明月抒发对方的思念之情。在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亲人故友的远离意味着半生乃至一生杳无音信,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情感上苦不堪言。

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

于是相隔关山万重,共对一轮明月就成了表白心迹的重要场景。此时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亲人们可以在两地共对一面镜子合影;此时月亮像通讯卫星,月光像电波,它可以将美好的祝愿捎给世界另一面的挚友亲朋。

扩展资料:

古诗词中的意象

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代表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诗人常用它来警世自勉或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节。

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积极向上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杨柳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 ,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 ,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3.关于有月亮意象的诗

以下都是有月亮意象的近体诗:1《月夜》 【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2《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4《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7《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8《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9《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0《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13《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4《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6《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7《南园十三首 其一》【唐】李贺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4.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象25

月亮的意象分析 1、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 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 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给月亮是月亮成为一个女 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后来被父系氏 族社会放逐的母系社会.相对于当时那战乱频繁,礼教森严的社会,月亮所代表的母系社会理想.2.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 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 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 的天问 意识和人生喟叹.3、映照在中国人心灵世界里有两种不同的月亮世界:一种是神话观念中的月亮,神话的月亮是诗化的月亮,它谈泊静温空寂通脱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 启示;一种是科学本体的月亮它盈亏变化,时晦时明,启迪着中国的科学 与智慧.因而月亮可以有很广泛的衍生意:(1)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 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 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 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 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 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 征,因而每当入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寄托精神的 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旦古一 月两地相思和思乡的主题.(2)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 的心理.(3)月亮的永恒和盈虚的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面之间 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持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 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 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相雄浑高古的审 美境界.(4)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 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 为一种飘逸的风范.。

5.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

月亮的意象分析

1、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

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

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给月亮是月亮成为一个女

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

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后来被父系氏

族社会放逐的母系社会。相对于当时那战乱频繁,礼教森严的社会,

月亮所代表的母系社会理想。

2.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

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

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 的天问

意识和人生喟叹。

3、映照在中国人心灵世界里有两种不同的月亮世界:一种是神话观念中的月亮,

神话的月亮是诗化的月亮,它谈泊静温空寂通脱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

启示;一种是科学本体的月亮它盈亏变化,时晦时明,启迪着中国的科学

与智慧。因而月亮可以有很广泛的衍生意:

(1)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

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

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

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

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

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

征,因而每当入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寄托精神的

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旦古一

月两地相思和思乡的主题。

(2)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

的心理。

(3)月亮的永恒和盈虚的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面之间

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持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

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

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相雄浑高古的审

美境界。

(4)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

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

为一种飘逸的风范。

6.关于月亮的意象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7.关于月亮的诗,并含有诗中意象的分析~

都是4句,不长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6、《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8、《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9《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8.以月亮作意向的诗词,名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1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1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6、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陆龟蒙.《中秋待月》)

17、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

18、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

2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3、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25、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苏轼.《水调歌头》)

2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关于月亮的意象诗句

关于月亮的意象的诗句

1.关于有月亮意象的诗

以下都是有月亮意象的近体诗:

1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4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

《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7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8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9

《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0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13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4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

《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6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7

《南园十三首 其一》【唐】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2.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有哪些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在古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特别是诗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月的惊叹和对月的深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

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情思,勾起他们的遐想。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象主要有:离别与相思;故园与思乡 ;恒与惜时;美的象征 。可以说月亮已经溶入古老的中国文化之中,对月的偏爱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和中国人相提并论。

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共 1059篇,其中 314 篇提到月,占的比例相当大。月亮这一意象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别等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怀怀。中国的文学艺术特征正是以意象为基础的。

一个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世界。月正是具有这种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即以月光映衬人物美,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注意到了月之美 。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月意象,经汉代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形成了我们重要的月意象传统。

普天下只有一轮明月 ,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 ,人们都可以对着一轮明月抒发对方的思念之情。在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亲人故友的远离意味着半生乃至一生杳无音信,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情感上苦不堪言。

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

于是相隔关山万重,共对一轮明月就成了表白心迹的重要场景。此时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亲人们可以在两地共对一面镜子合影;此时月亮像通讯卫星,月光像电波,它可以将美好的祝愿捎给世界另一面的挚友亲朋。

扩展资料:

古诗词中的意象

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代表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诗人常用它来警世自勉或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节。

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积极向上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杨柳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 ,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 ,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3.以月亮作意向的诗词,名句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

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1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嫦娥》)

1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6、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陆龟蒙.《中秋待月》)

17、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元好问.《倪庄中秋》)

18、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晏殊.《中秋月》)

2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3、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25、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苏轼.《水调歌头》)

2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4.用月亮来表达意向的诗句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5.以月亮为意象写愁的诗句,要30句,要快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

3●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

4●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5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

6●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荡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

7其始荣也,皦若夜光寻 扶桑 ;其扬晖也,晃若九阳出 阳谷 。”

8 晋 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邱以视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9 唐 张乔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

10 唐 寒山 《诗》之二八一:“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

11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1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1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1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1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1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1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1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2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2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2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2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2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2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2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2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2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2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3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3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3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3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3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3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3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6.关于月亮的诗,并含有诗中意象的分析~

都是4句,不长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6、《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8、《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9《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7.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

月亮的意象分析

1、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

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

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给月亮是月亮成为一个女

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

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后来被父系氏

族社会放逐的母系社会。相对于当时那战乱频繁,礼教森严的社会,

月亮所代表的母系社会理想。

2.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

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

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 的天问

意识和人生喟叹。

3、映照在中国人心灵世界里有两种不同的月亮世界:一种是神话观念中的月亮,

神话的月亮是诗化的月亮,它谈泊静温空寂通脱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

启示;一种是科学本体的月亮它盈亏变化,时晦时明,启迪着中国的科学

与智慧。因而月亮可以有很广泛的衍生意:

(1)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

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

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

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

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

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

征,因而每当入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寄托精神的

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旦古一

月两地相思和思乡的主题。

(2)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

的心理。

(3)月亮的永恒和盈虚的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面之间

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持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

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

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相雄浑高古的审

美境界。

(4)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

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

为一种飘逸的风范。

8.关于月亮的意象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关于月亮的意象的诗句

关于月亮的诗句及其意象

1.关于有月亮意象的诗

以下都是有月亮意象的近体诗:

1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4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

《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7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8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9

《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0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13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4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

《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6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7

《南园十三首 其一》【唐】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2.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有哪些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在古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特别是诗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月的惊叹和对月的深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

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情思,勾起他们的遐想。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象主要有:离别与相思;故园与思乡 ;恒与惜时;美的象征 。可以说月亮已经溶入古老的中国文化之中,对月的偏爱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和中国人相提并论。

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共 1059篇,其中 314 篇提到月,占的比例相当大。月亮这一意象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别等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怀怀。中国的文学艺术特征正是以意象为基础的。

一个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世界。月正是具有这种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即以月光映衬人物美,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注意到了月之美 。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月意象,经汉代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形成了我们重要的月意象传统。

普天下只有一轮明月 ,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 ,人们都可以对着一轮明月抒发对方的思念之情。在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亲人故友的远离意味着半生乃至一生杳无音信,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情感上苦不堪言。

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

于是相隔关山万重,共对一轮明月就成了表白心迹的重要场景。此时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亲人们可以在两地共对一面镜子合影;此时月亮像通讯卫星,月光像电波,它可以将美好的祝愿捎给世界另一面的挚友亲朋。

扩展资料:

古诗词中的意象

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代表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诗人常用它来警世自勉或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节。

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积极向上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杨柳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 ,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 ,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3.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象25

月亮的意象分析

1、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

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

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给月亮是月亮成为一个女

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

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后来被父系氏

族社会放逐的母系社会。相对于当时那战乱频繁,礼教森严的社会,

月亮所代表的母系社会理想。

2.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

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

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 的天问

意识和人生喟叹。

3、映照在中国人心灵世界里有两种不同的月亮世界:一种是神话观念中的月亮,

神话的月亮是诗化的月亮,它谈泊静温空寂通脱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

启示;一种是科学本体的月亮它盈亏变化,时晦时明,启迪着中国的科学

与智慧。因而月亮可以有很广泛的衍生意:

(1)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

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

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

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

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

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

征,因而每当入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寄托精神的

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旦古一

月两地相思和思乡的主题。

(2)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

的心理。

(3)月亮的永恒和盈虚的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面之间

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持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

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

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相雄浑高古的审

美境界。

(4)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

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

为一种飘逸的风范。

4.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

月亮的意象分析

1、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

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

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给月亮是月亮成为一个女

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

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后来被父系氏

族社会放逐的母系社会。相对于当时那战乱频繁,礼教森严的社会,

月亮所代表的母系社会理想。

2.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

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

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 的天问

意识和人生喟叹。

3、映照在中国人心灵世界里有两种不同的月亮世界:一种是神话观念中的月亮,

神话的月亮是诗化的月亮,它谈泊静温空寂通脱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

启示;一种是科学本体的月亮它盈亏变化,时晦时明,启迪着中国的科学

与智慧。因而月亮可以有很广泛的衍生意:

(1)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

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

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

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

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

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

征,因而每当入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寄托精神的

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旦古一

月两地相思和思乡的主题。

(2)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

的心理。

(3)月亮的永恒和盈虚的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面之间

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持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

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

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相雄浑高古的审

美境界。

(4)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

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

为一种飘逸的风范。

5.哪位知道月亮在古代诗词中的作用与意象

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赋予各种神奇的传说,而吟咏月亮的诗词,更是俯首可拾。

皓月当空,一泻千里,给人以广袤深邃的意境。因而许多诗人借月状景,俾山川生色,叫河海增辉。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这类“带月”诗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历来脍炙人口,妇孺能咏。 托月寄情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古代交通闭塞,通讯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亲人团聚不易,逢年过节,家人常有“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之隔,因而王维重阳登高便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叹 中秋月夜,游子怀乡之情更是难以言表,这类诗词比比皆是。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宋代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咏月词,历来被誉为千古绝唱,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反映了作者胸襟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因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后人远别互道“多加保重”的代名词。 亲情,乡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借月抒发。

“花好月圆”是美满婚姻的颂词;而“月缺花飞”、“晓风残月”则是爱情不幸的曲笔。宋代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表达了黄昏后月光下情人约会的欢快心情。

李白《玉阶怨》诗云:“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通首无一“怨”字,但闺妇满腹怨情却倾注在“脉脉不得语”的秋月中。月亮是天上的圣物,所以中秋之夜成了未婚男女寻觅佳偶的良宵,也由此演化出许多玩月的习俗。

如傣族的拜月、苗族的闹月、阿细族的“跳月求爱”等。闽台地区除了“博饼”的独特风俗外,还有未婚女子中秋月夜“偷菜”的古俗。

对着同一轮明月,各人情感迥然不同。有的借月排遣心事,或叹世路多艰,光阴易逝;或叹怀才不遇,宦海浮沉,因而流露出“好景难逢,良宵难值”的消极情绪。

李白《把酒问月》诗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但见长江送流水”意境类同,都是作者“明月长在,人生如寄”感情的流露,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愤懑。 李白咏月诗撷趣 残月如弓,新月如眉,满月如镜,美丽的月亮是历代诗人笔下多情之物。

古人咏月诗不可胜数,而尤以李白为多,李白全集中与月有关的诗达320余首之多,如珍珠串串,亮星颗颗,引人瞩目。 你看他,“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把盏豪饮,尚要“举杯邀明月”;花前小酌,但见“月光明玉盘”;旅途伤感,“我寄愁心与明月”;忆昔怀旧,“卷帷望月空长叹”;访友归途乃“山月随人归”,冥冥梦里是“湖月照我影”;送客远行,恭请明月“与人万里长相随”;遥想诤友,更是“登舟望秋月”;言志抒怀,“欲上青天览明月”;就是夜半醒来,见银辉满地,也难捺激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一生坎坷,因而常以月寄心。因报国不成,心情惆怅,他咏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见江岸纤夫,劳役惨重,他吟道:“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过蜀山旧道,行路艰难,他叹道:“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在李白的诗中,月光是“蟾蜍”,是“顾兔”,是“玉盘”,因此常对月生情。他叹“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写的是“弄月”;问“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写的是“问月”;常“醉起涉溪月,鸟还人亦稀”,写的是“步月”;亦“琴弹松风里,杯劝天上月”,写的是“饮月”;连给儿子取名也叫“明月奴”。

李白一代诗仙,咏月诗字字玑珠,本身也如皎皎明月,高悬诗坛。

6.有关月亮意象的

月亮

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①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

②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的希冀和渴盼。

③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7.关于中秋或月亮的诗词 并写出意象

1、南乡子·中秋不见月

张先

潮上水清浑。棹影轻于水底云。去意徘徊无奈泪,衣巾。犹有当时粉黛痕。

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队分。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

2、《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4、《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7、《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9、《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0、《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11、《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昵图网上下载/

关于月亮意象的诗句

1. 关于有月亮意象的诗

以下都是有月亮意象的近体诗:

1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2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4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5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

《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7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8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9

《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0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13

《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4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5

《春夜》【宋】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6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7

《南园十三首 其一》【唐】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2. 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有哪些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在古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特别是诗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月的惊叹和对月的深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

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情思,勾起他们的遐想。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象主要有:离别与相思;故园与思乡 ;恒与惜时;美的象征 。可以说月亮已经溶入古老的中国文化之中,对月的偏爱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和中国人相提并论。

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共 1059篇,其中 314 篇提到月,占的比例相当大。月亮这一意象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别等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怀怀。中国的文学艺术特征正是以意象为基础的。

一个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世界。月正是具有这种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即以月光映衬人物美,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注意到了月之美 。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月意象,经汉代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形成了我们重要的月意象传统。

普天下只有一轮明月 ,不管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 ,人们都可以对着一轮明月抒发对方的思念之情。在缺少现代化的交通,通讯手段,亲人故友的远离意味着半生乃至一生杳无音信,这种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隔离使他们情感上苦不堪言。

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

于是相隔关山万重,共对一轮明月就成了表白心迹的重要场景。此时的月亮像一面镜子,亲人们可以在两地共对一面镜子合影;此时月亮像通讯卫星,月光像电波,它可以将美好的祝愿捎给世界另一面的挚友亲朋。

扩展资料:

古诗词中的意象

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代表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诗人常用它来警世自勉或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节。

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积极向上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杨柳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 ,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 ,故古人常折柳送别。

3. 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象25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

4. 关于月亮的意象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

四、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成了亘古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永恒见证。

5. 以月亮为意象写愁的诗句,要30句,要快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

3●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

4●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5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

6●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荡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

7其始荣也,皦若夜光寻 扶桑 ;其扬晖也,晃若九阳出 阳谷 。”

8 晋 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邱以视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9 唐 张乔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

10 唐 寒山 《诗》之二八一:“白云朝影静,明月夜光浮。”

11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 ③故故:常常,频频。

1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1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1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1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1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1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1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1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2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2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2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2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2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2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2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2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2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2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3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3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3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3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3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3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3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6. 用月亮来表达意向的诗句

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7. 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

月亮的意象分析

1、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

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

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给月亮是月亮成为一个女

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

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后来被父系氏

族社会放逐的母系社会。相对于当时那战乱频繁,礼教森严的社会,

月亮所代表的母系社会理想。

2.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

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

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 的天问

意识和人生喟叹。

3、映照在中国人心灵世界里有两种不同的月亮世界:一种是神话观念中的月亮,

神话的月亮是诗化的月亮,它谈泊静温空寂通脱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

启示;一种是科学本体的月亮它盈亏变化,时晦时明,启迪着中国的科学

与智慧。因而月亮可以有很广泛的衍生意:

(1)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

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

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

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

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

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

征,因而每当入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寄托精神的

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旦古一

月两地相思和思乡的主题。

(2)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

的心理。

(3)月亮的永恒和盈虚的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面之间

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持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

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

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相雄浑高古的审

美境界。

(4)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

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

为一种飘逸的风范。

8. 关于月亮的诗,并含有诗中意象的分析~

都是4句,不长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6、《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8、《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9《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关于月亮意象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写出含有月亮意象的诗句和表达情感

诗句

关于的名言警句(关于母爱的名言名句)

阅读(3390)

1、不要执着,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会迎合你,地球不是为你转的,所以不要执着于拥有,连我们都只是红尘的过客,生是赤条条的来,死又能带走什么呢。(学会放手) 2、人生要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接受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发我们...

诗句

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浙江)

阅读(3439)

预录取是高校根据本身在各地的名额结合当地考生报考情况得出的,一般来说预录取分数线几乎就是实际分数线。当然也不是100%,有的学校名额分配有变动,例如2006年复旦大学文科在安徽没有招够,于是将剩余的名额给了理科,结果导致...

诗句

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秋天菊花的古诗)

阅读(3370)

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⑶ 待到...

诗句

表达心情的句子发朋友圈(发表心情的句子正能量)

阅读(3107)

1.晴天里有阳光,阳光总是充满温馨,相信有这么多朋友的厚爱和鼓励,晴天会永远阳光灿烂。2.天气挺好,阳光淡淡的,心情坏得正是时候。3.天气晴朗心情好一起出来赏花草。4.晴天的午后,夏日的阳光如水般音符一样灿烂的流动...

诗句

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 横幅)

阅读(3257)

文明工地宣传标语 1 1、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2、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 3、打工在外不容易,安全首先放第一。 4、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5、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康乐万家。 6、严格要求安全...

诗句

读书笔记摘抄10篇(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100字)

阅读(3938)

下面是我整理的水浒传的 读书笔记 摘抄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摘抄1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水浒传》,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

诗句

鼓励的话简短一句(鼓励的话简短一句英文)

阅读(3506)

9、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10、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是一种安慰,一齐走的兄弟姐妹忠告是一种激励,一齐走的兄弟姐妹鼓励是一种力量,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想念是一种愉悦。祝福你兄弟姐妹!11、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

诗句

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 壁纸)

阅读(2447)

说说2020心情说说感悟生活带图片 1、人生在世,短短几十朝,各人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则必然结果迥异。一辈子,一条路,一片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观点和心态也就随之改变。人最大的魅力,是永远保有一颗无功利的善心。善待他人,多一份...

诗句

表达思乡的古诗(关于思乡的诗句10句)

阅读(2340)

《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

诗句

如何骂人气死对方(用原耽骂人气死对方的话)

阅读(2750)

二、怎么骂绿茶能把对方气死 1.你女朋友真的好容易生气呀 你一定很累吧 还好,要是和你这么丑的在一起才是真累 2.你的冰激凌没有我的甜耶 怪不得你有糖尿病 3.我不是为了拆散你们,我是为了融入你们 家里不缺...

诗句

中秋节古诗大全小学(小学中秋节的诗句)

阅读(2490)

中秋节的小学古诗1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

诗句

歌颂母爱的句子(托物言情三个歌颂母爱的句子)

阅读(2460)

8、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静,和雅清淡;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回味无穷;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清幽秀丽,恬淡高雅。 9、母爱是温热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 10、母爱...

诗句

经典语录短句霸气(厚黑学经典语录短句霸气)

阅读(2861)

霸气经典语录汇总如下 1. 问天下谁与争锋唯我傲视苍穹。2. 霸气无双谁与谁,血染战甲凶魔煞,一人一刀仗天涯,凶名天下无与比,封刀种田清闲年,若有谁敢犯华夏,启刀穿甲灭满门。3. 一人若孤寂,灭掉业障气!昆仑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