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诗句意思

关于中庸的诗句

1. 关于中庸的诗句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2.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5.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6.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7.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8.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9.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2. 孔子有关中庸的句子

第一章『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二章『1』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2』「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反(有书作“小人之反中庸也”,也有书作“小人之中庸也”)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1』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2』「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1』子路问强。『2』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3』「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

君子居之。」『4』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

而强者居之。」『5』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十一章『1』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2』「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

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第十二章『1』君子之道,费而隐。

『2』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3』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4』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1』子曰,「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2』「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3』「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4』「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

君子胡不慥慥尔。」第十四章『1』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2』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3』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4』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5』子曰,「射有似乎君子。

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第十五章『1』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2』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3』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第十六章『1』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2』「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3』「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4』「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5』「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

」第十七章『1』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2』「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3』「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4』「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

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5』「故大德者必受命。」第十八章『1』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

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2』「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

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

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

子孙保之。」『3』「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

追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

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

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第十九章『1』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

」『2』「夫孝者,善继人。

3. 中庸中的名句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害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短。”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被迷惑;五十岁时知道了什么是自然规律;六十岁时能够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我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违背规矩了。”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没有德行的人却是终日烦恼忧愁。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似的墙壁不能粉刷。宰予这种人也不值得责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君子会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会促成别人的坏事。没有德行的人恰恰与之相反。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不担忧别人不了解我,只担忧自己没有能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有错误而不去改正,那么这个错误就是真正的错误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志向,主张不相同的人,不必在一块商量事情。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人的本性本来是相近的,后天的学习使人与人在很多方面相差很远。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译文:时光匆匆溜走,岁月是不会等待人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一个人不得志的时候应当坚守自己的品德,得志的时候便可以用这种好的品德去影响他人。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译文:人们的通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人有不为者,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一个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译文: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躲逃;自己作下的罪孽,却难以逃脱。

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译文:聪明的人喜欢山,仁爱的人喜欢水。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这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的分别,老少之间有长幼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译文:不愿意别人施加给自己的事情,就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人莫知其子之恶。

译文:没有人能够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父母的年纪(做儿女的)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欢喜,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年纪大了而有所忧虑。

4. 中庸里的句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古代的解释

《四书》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俯胆碘感鄢啡碉拾冬浆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现代的解释

急事, 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 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5. 中庸里的句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古代的解释 《四书》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

“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

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

“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

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现代的解释 急事, 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 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6. 中庸中关于慎独的句子

原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译文 (驾驭本性的)道啊,是时刻不能离开的.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注解 1、道,是用来驾驭本性的道.2、“其所不睹”的“其”,是君子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先秦的基本句法.“其所不闻”的“其”也是这个意思.3、“莫见乎隐”的主语是君子的特征,这种特征应该近似理解成君子的品格.4、“独”是自己的意思;“慎其独”是要严肃的面对自我. 君子,不是担心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不是这样的.做一个坦荡的君子,不需要别人来约束自己.君子要扪心自问:看自己像个君子吗?这是慎独.聂文涛说:慎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丧失人格.。

关于中庸的诗句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中庸的诗句意思

诗句

关于的名言警句(关于母爱的名言名句)

阅读(3386)

1、不要执着,人生有很多不如意,世界不会迎合你,地球不是为你转的,所以不要执着于拥有,连我们都只是红尘的过客,生是赤条条的来,死又能带走什么呢。(学会放手) 2、人生要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的接受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发我们...

诗句

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预录取有多大的几率录取浙江)

阅读(3435)

预录取是高校根据本身在各地的名额结合当地考生报考情况得出的,一般来说预录取分数线几乎就是实际分数线。当然也不是100%,有的学校名额分配有变动,例如2006年复旦大学文科在安徽没有招够,于是将剩余的名额给了理科,结果导致...

诗句

关于菊花的诗句有哪些(秋天菊花的古诗)

阅读(3365)

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⑶ 待到...

诗句

表达心情的句子发朋友圈(发表心情的句子正能量)

阅读(3100)

1.晴天里有阳光,阳光总是充满温馨,相信有这么多朋友的厚爱和鼓励,晴天会永远阳光灿烂。2.天气挺好,阳光淡淡的,心情坏得正是时候。3.天气晴朗心情好一起出来赏花草。4.晴天的午后,夏日的阳光如水般音符一样灿烂的流动...

诗句

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建筑工地质量标语大全 横幅)

阅读(3253)

文明工地宣传标语 1 1、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为生产前提。 2、管理基础打得牢,安全大厦层层高。 3、打工在外不容易,安全首先放第一。 4、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5、防事故年年平安福满门,讲安全人人健康乐万家。 6、严格要求安全...

诗句

读书笔记摘抄10篇(读书笔记摘抄大全20篇100字)

阅读(3934)

下面是我整理的水浒传的 读书笔记 摘抄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的读书笔记摘抄1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水浒传》,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施耐庵。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

诗句

鼓励的话简短一句(鼓励的话简短一句英文)

阅读(3502)

9、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10、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是一种安慰,一齐走的兄弟姐妹忠告是一种激励,一齐走的兄弟姐妹鼓励是一种力量,一齐走的兄弟姐妹想念是一种愉悦。祝福你兄弟姐妹!11、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

诗句

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生活图片 感悟人生 壁纸)

阅读(2445)

说说2020心情说说感悟生活带图片 1、人生在世,短短几十朝,各人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则必然结果迥异。一辈子,一条路,一片天,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观点和心态也就随之改变。人最大的魅力,是永远保有一颗无功利的善心。善待他人,多一份...

诗句

表达思乡的古诗(关于思乡的诗句10句)

阅读(2338)

《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

诗句

如何骂人气死对方(用原耽骂人气死对方的话)

阅读(2748)

二、怎么骂绿茶能把对方气死 1.你女朋友真的好容易生气呀 你一定很累吧 还好,要是和你这么丑的在一起才是真累 2.你的冰激凌没有我的甜耶 怪不得你有糖尿病 3.我不是为了拆散你们,我是为了融入你们 家里不缺...

诗句

中秋节古诗大全小学(小学中秋节的诗句)

阅读(2488)

中秋节的小学古诗1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

诗句

歌颂母爱的句子(托物言情三个歌颂母爱的句子)

阅读(2458)

8、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静,和雅清淡;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回味无穷;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清幽秀丽,恬淡高雅。 9、母爱是温热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 10、母爱...

诗句

经典语录短句霸气(厚黑学经典语录短句霸气)

阅读(2856)

霸气经典语录汇总如下 1. 问天下谁与争锋唯我傲视苍穹。2. 霸气无双谁与谁,血染战甲凶魔煞,一人一刀仗天涯,凶名天下无与比,封刀种田清闲年,若有谁敢犯华夏,启刀穿甲灭满门。3. 一人若孤寂,灭掉业障气!昆仑泰山...